一毛錢能買到什么?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日開展“光盤行動”,學生只需花一毛錢,便可購買一碟50克米飯。活動期間,學生只要做到“光盤”,還可以拿到酸奶、冰紅茶等“光盤獎勵”。節約糧食、杜絕浪費,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出現糧食危機的必然要求。
加強節糧教育,各級各類學校應當承擔其應有的責任。大中小學校食堂就餐人數眾多,糧食浪費現象較為嚴重。而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教育學生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也是提高學生文明素養的重要手段,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抓手。今天的青少年學生,就是未來社會的主人。而每個學生后面都是一個個家庭,讓大中小學生養成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也會帶動影響家庭與社會,營造全民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良好氛圍。
學校的節糧教育,既需要教師做好課堂教育,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層面的嚴格要求,更需要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一點一滴地實現改變。空洞的說教只能讓學生“明理”,但道理與實踐畢竟存在著一定距離。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推進學生的知行合一,用實際行動踐行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要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光盤行動”,并不是僅僅將節糧教育停留在響亮的口號、空洞的標語上,而是從就餐實際入手,設置一毛錢米飯、小份菜品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源頭上厲行節約、杜絕浪費,這樣的做法合乎實際、可操作性強,值得點贊,也值得其他學校學習。長期以來,一些學校的食堂強調的更多是公平:同樣的菜價、同樣的菜品、同樣的質量、同樣的分量。這對于每一名學生都是公平的,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對餐飲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諸如,男生與女生的飯量不一樣,學生的喜好不一樣,等等。整齊劃一的餐飲分配制度,難免不出現鋪張浪費現象,只有解決這一問題,才能在源頭上杜絕糧食浪費,才能用實際的手段措施引導學生主動節約糧食,營造良好的用餐環境。
學校的工作貴在落實、落小、落細,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各級教育決策部署,都需要基層學校的貫徹落實。基層學校只有結合學校實際,深入研究,細化措施,周密部署,才能真正讓上級決策落地,而非簡單下發一紙文件、搞出一堆口號、召開一個會議,敷衍了事。類似一毛錢米飯、“光盤行動”這樣接地氣的做法,恰恰是學校針對學生開展節糧教育的有效課程,也是學校教育工作“以生為本”的生動體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