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了解青少年學習英語的困境,助力青少年尋找英語學習的訣竅,8月5日,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普及英語知識,關愛青少年生活”大學生暑期實踐團面向教師展開采訪,許福蘭老師抽出休息時間接受了調研團的采訪,為青少年學習提供了詳盡指導,調研團的成員也從中受益匪淺。
采訪前 準備充分不輕心
疫情期間出于成員與受采訪者的安全考慮,此次采訪通過線上平臺釘釘展開。為了采訪能夠順利完成,減少占用老師不必要的時間,調研團的成員們提前根據采訪主題并結合前幾日的問卷數據精心擬定了兩份采訪稿策劃案,以備不時之需,并向各個成員分配了各自的任務,團隊內分工詳細、職責明確,工作也在井井有條地開展。
采訪中 教師與實踐團成員心交心
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外語系教師許福蘭老師應邀參加此次采訪,采訪之初,對于老師愿意抽出休息時間接受本次采訪,并為青少年提出寶貴建議,實踐團成員紛紛向其表達了感謝,許福蘭老師則表示很樂意能為青少年學習出一份力。
對于青少年英語學習這一話題,許福蘭老師很有見解: “我教了好多年書了,接觸的學生也不少,同時我還有個小孩,可以說在這個話題上我還是深有感觸的。”暑期的到來讓青少年們原本忙碌的學習生活節奏一下子放慢了下來,在慢節奏的生活中,多數青少年在學習問題上大有倦怠,為此許多父母紛紛將孩子送進補習班,期望補習班的壓力和管束能激勵自己的孩子學習。對此,許福蘭老師發表了她的看法: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之前學的知識在不進行任何復習的情況下,在一周后可能就只剩下13%,所以說通過補習班的復習、強化甚至再提高,對英語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假期學習非常有必要,不止是英語這門學科,其他學科也是如此。”但是,針對父母將孩子強行送進補習班這一普遍現象,老師也也表示強行送進補習班效果肯定不好, “學習要有效果是要靠內在動力的,送孩子去補習班之前,要與孩子溝通好,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愿意去學習,才能達到學習效果。”同樣有過這種經歷的實踐團成員們紛紛對老師所說表示贊同,由此可見,學習是一個需要主動的過程,道阻且長。
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不難發現許多青少年不愿意張口說英語,中國的“啞巴英語”現象廣為詬病,許福蘭老師分析這一現象是由于沒有完整的語言環境所造成的,對此,她對廣大青少年提出建議: “可以進行英語頻道跟讀,針對你讀到的內容,用英語發表你的感想。”其次,家長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家里開辟出閱讀角,像學習中文一樣培養孩子的英語閱讀興趣也不失為一劑良方。“書籍方面我比較推薦英美青少年文學讀物,內容積極向上,語言比較淺顯,中譯出版社出版的無障礙雙語閱讀叢書我也比較推薦,難度循序漸進,適合青少年閱讀。”
之前的問卷顯示近35%的青少年希望能提升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許福蘭老師叮囑大家聽力這方面最要求磨耳朵,多聽多練,將泛聽與精聽相結合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提倡同學們遇到單個的生詞可以借鑒手機詞典,但是整個句子翻譯務必要參考紙質字典的詳盡釋義。另外,如果感到背單詞有難度,可以不需要記憶一些低頻詞匯。
對于青少年普遍不愿意學英語現象,老師也表示她可以理解: “不僅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就連小學生他們能自由分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當感到厭倦的時候,不妨給自己一個緩沖期和自由期,期間要針對性地找出問題所在,如果是基礎不夠,那么就從淺顯的做起,循序漸進,增強信心、找到樂趣。采訪的最后,老師告訴調研團能和大家交流經驗她感到很榮幸,這也是為人師表的初心。
采訪后 實踐團成員深受感觸
“以前不講究學習方法,走了許多彎路,現在有人指引方向了,老師的諄諄教誨更加不能忘。雖然學英語已經有十一年了,但還是缺少沉淀,學習之路,任重而道遠啊。”隊員胡一丹深有感觸地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