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丘北縣佳佳幼兒園發生的毒鼠強中毒案引發了廣泛關注。當地教育部門稱,該幼兒園并無辦學資質,屬于無證辦園,教育部門在事前就已經下發了要求其停止辦園的通知,但幼兒園拒不執行,事件發生后,村里兩所幼兒園都被關停。據反映,全縣幼兒園有70%是無證幼兒園。
近期幼兒園的負面新聞頗多,似乎私立幼兒園怎一個“亂”字了得。出了問題,輿論的矛頭自然也指向管理部門,但簡單的批評并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而是應該看到,無證幼兒園也罷,“黑園”也罷,它們的存在有其現實土壤,甚至可以說具有現實合理性。
首先,幼兒入托是普遍性需求,但當前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平衡,也不合理。無證幼兒園可以說是久治不愈的頑癥了,這類幼兒園辦學條件非常簡陋,收費也很低廉,但它們的服務滿足了偏遠農村地區、城市務工人員及低收入群體。
其次,由于無證幼兒園所處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或服務群體經濟條件差,入托家庭對其辦園條件往往要求不高。以這次丘北縣的中毒事件來說,幼兒飲水井連蓋子也沒有,以城市衛生標準看顯然是不合格的。在某種意義上說,無證幼兒園本身就意味著低劣的教育質量和較大的安全隱患。
這使得對無證幼兒園的監管面臨困境:一方面,教育部門的行政處罰權力有限,如果不能聯合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對無證幼兒園查處往往缺乏強制性;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把無證幼兒園都關停了,誰來滿足這些地區的幼兒教育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育管理部門往往會睜只眼閉只眼,滋生監管惰性:死抱高標準的辦園門檻不放,反正不合標準就是無證,就是非法,出了問題自己負責。而等真的出了事,似乎也找不到太好的對策,無非就是關停,或是轉公辦,但既不能都關停,也沒辦法都轉公辦,結果是,等這陣子熱鬧勁頭一過去,一切照舊。
因此,根治幼兒園無證頑癥需有更務實的對策。我覺得應做到這幾點:首先應根據不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制訂辦園標準,現有標準要適當降低,盡量讓滿足基本入托需求的幼兒園都能轉正;其次應加大政府對幼兒教育的扶持力度,防止犧牲辦園質量的惡劣競爭,以政府資助來保障辦園質量;第三要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這需要強化教育管理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在以上措施到位的情況下,對無證幼兒園進行取締也就水到渠成,同時也需要對教育監管部門加強監督,保證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合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