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日從廣州華南理工大學了解到,98歲高齡的校友馮頌明,近日向母校捐贈人民幣200萬元,設立“馮頌明機械創新基金”。據了解,馮頌明的此次捐贈,既是華南理工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收到的第一筆以1952年前入學校友身份捐贈的資金,同時也創造了該校年齡最長捐贈人的紀錄。
校方表示,此次捐贈對凸顯華南理工大學百年辦學源流、凝聚更廣泛的校友力量具有標志意義。
在3日舉行的捐贈儀式上,98歲高齡的馮頌明校友親手將200萬元人民幣的支票親手遞交給學校黨委書記、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杜小明。杜小明則代表學校向其頒發了捐贈證書和紀念牌,還贈送了馮頌明校友在校讀書時的學籍表仿真件等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
馮頌明校友說,當年他抱著工業救國的理想,考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工學院主要辦學源頭之一)機械工程系,后來因為日寇入侵等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從事機械行業。每回憶起當年在華園學習、生活的那段充滿夢想與激情的時光,他都難以割舍當初的那段“機械夢”。如今回到母校設立該基金,將之用于資助和獎勵華工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學生課外科技創新與實踐活動,馮頌明希望高等教育與機械制造行業能夠更好結合,振興中國的機械工業。
馮頌明1937年9月就讀于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一年后,日寇南侵,廣州面臨淪陷,學校解散,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求學之路,歷盡艱辛經澳門到香港再經越南的海防、河內轉入云南繼續求學。1940年,學校由云南遷回廣東粵北坪石;1941年,馮頌明在當地畢業。之后,由于戰爭和社會動蕩等原因,馮頌明無緣機械工業,轉而投身教育事業,但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母校的培養和教誨,對中國機械工業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始終傾注著自己的熱情與關注。
據校方介紹,1952年,華南工學院以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理工學院工科系和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為基礎,調入湖南大學、武昌中華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南昌大學、廣西大學5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專業組建而成。其中,中山大學工學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國立中山大學理工學院。國立中山大學理工學院1934年8月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當年9月隨國立中山大學整體遷入廣州石牌現華南理工大學校址辦學。
1988年,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