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全國氣象部門2020年度人才招聘會在南信大東苑體育館舉辦,作為氣象行業吸納人才的重頭戲,招聘會共有全國氣象部門及中國氣象谷入住企業等348家單位進場選才,吸引了2158名畢業生前來應聘。記者在招聘會現場采訪時發現,2020年全國氣象人才需求“漲聲一片”,本科生需求也增加不少,不少學生都是優中選優“找婆家”。
招聘計劃增長八成,漲幅近幾年最大
記者從招聘會發布的2020招聘計劃中看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共提供2153個崗位,比去年增加了221個,是近年來進場單位提供的崗位數量最多的一年。其中,東北、西北等地區招聘需求量較大,遼寧省的招聘人數較去年增長近83.54%,一躍成為招聘“大戶”,以計劃招聘145人位居榜首。四川、內蒙古分別以127人、119人位居第二、三位。此外,有17個省份的招聘人數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上海的招聘人數較去年增長近80.95%。
“我們比較青睞基礎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型人才。” 遼寧省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遼寧對于氣象類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很大,而且特別期待“復合型人才”,“近年來對信息技術類專業的人才需求也不斷增加,具有氣象學和信息技術類交叉專業背景的畢業生將會很受歡迎。上海市氣象局人事處負責人說,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下,工作量大大增加,導致人才需求量增幅較大,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人才梯隊建設,培養后備人才。“每年新入職的人才有一半以上來自南信大,這里的畢業生基礎知識非常扎實。”
為了更好的吸引人才,用人單位還開出了“現場簽約”,解決戶口等優厚的條件。湖南省氣象部門組團來找人,拉出一個高高的易拉寶,在顯眼處寫上“高校畢業生現場筆試面試崗位表”,“符合條件的當場就可以面試,今天就能簽約。”招聘工作人員介紹。
本科生也有了更多的求職機會
氣象人才需求大漲,給畢業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來自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碩士袁同學選擇了和自己志趣相投的科研單位,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可選擇的就業機會的確不少,大家都抱著‘尋找更合適的’這樣的想法在就業。”小袁告訴記者,自己選擇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正是相中了單位的科研能力,“我應聘的崗位要求碩士以第一作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或SCI一篇以上。我目前有SCI一作一篇,中文核心論文我也有,研究方向也相符,所以就投了一份簡歷想去試一試。”
不僅是研究生,本次招聘會上本科生也有了更多的求職機會。據統計,2020年各省(市、區)氣象局招聘需求與2019年相比,學歷要求為本科及以上的增加了110個,近1/3的崗位學歷要求在本科及以上。“基層氣象部門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中國氣象局人事司機構編制處處長董章杭介紹,中國氣象局近年來出臺了很多關于激勵人才發展的文件,一些地方氣象部門也專門制定了針對基層氣象崗位的特殊優待政策,例如艱苦臺站取消試用期工資,本科生入職即享受正式工資;在職稱評審上根據國家要求做出調整,更強調業務貢獻等等,為氣象類本科生創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成長平臺,“現在很多本科生都希望到基層氣象部門發展了”。
此外,氣象人才需求結構和專業結構也越來越多元化。今年,中國氣象局針對招聘工作制定了規范招聘崗位專業設置的管理辦法,把專業分成氣象類、氣象相關類、數學物理類、信息技術類、財務會計類、媒體傳播類等等,覆蓋各個專業、各個層次,畢業生們的選擇范圍非常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