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分析顯示,來自美國機構的諾貝爾獎得主比任何其他國家的大學都要多。肯定很多同學對這一獎項心生向往,所以,查字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美國院校在諾貝爾獎上的貢獻吧。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最近的一項分析顯示,自2000年以來,諾貝爾獎(Nobel Prize)得主數量最多的10所院校中,美國大學占據了其中的8所。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排名第一,因本世紀7位諾貝爾獎得主畢業于斯坦福,但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在這一指標上卻排在前10名之外。
另外兩所進入世界前十的機構是以色列理工學院和德國的馬普學會,這兩所機構都曾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的劍橋大學排名第11位,但牛津大學沒有上榜,因為它在本世紀還沒有產生過任何獲獎者。
2006年,美國的表現尤其強勁——自本世紀初以來,這是唯一一個所有獲獎者都來自一個國家、隸屬于該國機構的年份。
調查還顯示,澳大利亞是唯一一個其國民在生理學或醫學等相同領域獲得100%獎項的國家。
這些數據是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在墨爾本大學舉行的世界學術峰會之前發布的。此次峰會的主題是培養下一代諾貝爾獎得主。
本世紀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世界大學:前10名
來源:
機構名稱
國家
1
斯坦福大學
美國
2
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
3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美國
4
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
4
芝加哥大學
美國
6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美國
7
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
美國
8
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
8
以色列理工學院
以色列
10
德國馬普學會
德國
注:本研究不包括諾貝爾文學及和平獎得主。
知識拓展:
諾貝爾獎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獎項,旨在表彰學術、文化和科學方面的進步。
該獎項于1895年由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他最著名的發明是炸藥。
每個獲獎者被稱為laureate,會獲得一枚金牌,一張公文和一筆錢。
除了和平獎在挪威頒發外,其他獎項在瑞典頒發。
曾有兩名獲獎者拒絕接受諾貝爾獎。
獲獎者通常將獎金捐給科學、文化或人道主義事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