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批共八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根據方案,8省市高考選科模式均采用“3+1+2”模式。新形勢下如何選科也成為許多考生和家長關注的重點。本文就為大家詳細說明。
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是指:“3”為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1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2科。
需要強調的是,各省級招生部門將按選考物理、選考歷史兩個類別分別公布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別進行投檔錄取。還需注意的是,因培養要求不同,相同專業在不同高校可能會提出不同的選考科目要求。
首選科目要求有哪些?
高校本科專業首選科目要求包括:僅物理、僅歷史、物理或歷史均可3種。
“僅物理”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物理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僅歷史”表示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物理或歷史均可”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均可報考,高校將在物理、歷史類別下統籌安排相關專業招生計劃。
再選科目要求有哪些?
高校本科專業再選科目要求包括:選擇1科、選擇2科或選擇“不提再選科目要求”。
選擇1科的,表示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
選擇2科的,再選科目要求分為兩種:一種為考生選考其中1科即可報考;另一種為考生2科均須選考方可報考。
選擇“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表示考生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選科目要求即可報考。
下面以哲學類的哲學專業舉例:
在“3+1+2”模式下,將產生12種科目組合方式,相較于先前試點地區“3+3”的20種科目組合方式有所減少
? ? 同時八省市選考科目計分辦法也進行了調整,首選科目中的物理、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再選科目(即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采用等級賦分,并確定為“一分一檔”。
在此前啟動高考改革的6省市2020年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中,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數量增長非常明顯。而在第三批啟動改革的八省市公布的2021年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中,物理學科地位進一步加強。在統計的6省的中,首選科目要求僅物理的本科專業數占總本科專業數的比例接近一半。
而高水平大學對于物理的重視程度往往更高,更加注重考生的物理基礎。
根據統計,C9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年在遼寧招生專業(類)共299個,其中要求首選科目僅物理的專業(類)為184個,占比達到了61.54%。這表明越是頂尖大學首選科目要求“僅物理”的占比更高,要求選考物理的專業數量也更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