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最新數據顯示,89.8%的上海市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創業者的就業滿意度明顯高于總體水平,“80后”對工作最為滿意。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18日公布《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調查報告(2017)》。該報告以隨機抽樣選取6500多位在滬就業人員為調查對象,研究上海居民就業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編制了就業滿意度指數體系。
就業滿意度指數的取值范圍為0至200:0至40為非常不滿意,40至80為不太滿意,80至120為中立,120至160為比較滿意,160至200為非常滿意。
調查表明,2017年度上海市民總體就業滿意度較高,為144。專家分析認為,隨著經濟規模的持續擴大和發展質量的不斷提升,上海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不斷增加,人們對就業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數據顯示,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最高的行業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就業滿意度為149.4,高于其他各類行業;其次是金融業,就業滿意度為148.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從業人員的就業滿意度較低,為141.0。
值得關注的是,創業者的就業滿意度為152.6,高于其他各類勞動者;單位就業人員的就業滿意度為144.2,與總體情況基本持平;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滿意度為136.5,相對較低。
調查數據表明,創業者按月獲取的薪資收入,平均值約為1.1萬元人民幣,是上海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1.7倍。考慮到創業者還可能存在股權收入、分紅以及企業利潤等非薪資性收入,因此,創業者的實際收入要比社會平均工資高出更多。
專家分析指出,創業者通常能夠獲取比一般企業員工更高的收入,工作的自主性、靈活性也相對較高等等,都是創業者群體的就業滿意度較高的重要原因。
從不同年齡分組的情況來看,“80后”的就業滿意度最高,為145.1;其次是“70后”,就業滿意度為144.5;“90后”的就業滿意度為144.1。“50后”和“60后”就業滿意度相對較低,分別為138.5和143.1,均低于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的總體水平。
從不同學歷的情況來看,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為141.2;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上海市居民就業滿意度為146.2,其中,學歷越高就業滿意度越高的特征非常明顯,但低學歷群體與高學歷群體之間的差距有所縮小。
從不同戶籍的上海市居民的就業滿意度來看,上海戶籍居民的就業滿意度為143.9;其他省市來滬人員的就業滿意度為145.0。與上海戶籍居民的就業滿意度相比,其他省市來滬人員的就業滿意度相對較高,上升幅度也相對較大。
調查結果表明,自從上班以來就一直在同一家工作單位就業、沒有過跳槽經歷的上海市居民約占30.5%,就業滿意度為145.5;曾經有過1次跳槽經歷的約占33.4%,就業滿意度為144.4;跳槽次數為5次及以上的僅占1.6%,就業滿意度為141.6。
從就業滿意度與跳槽次數之間的相關程度來看,兩者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2。這意味著,勞動者的就業滿意度與其跳槽次數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性,跳槽次數是影響就業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跳槽越頻繁的勞動者,就業滿意度越低。
專家分析指出,勞動者因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的需要,自由靈活地選擇工作單位,從而實現人力資源的自由流動,這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和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人力資源市場靈活性和勞動者就業穩定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但勞動者過于頻繁地跳槽,則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和經營風險。對于勞動者個人來說,頻繁跳槽也不利于積累職場經驗,甚至可能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前景,就業滿意度也會在頻繁跳槽的過程中不斷下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