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舟山的青少年了解舟山地方文化特點,復興舟山非遺文化,達到薪火相傳目的,7月14日下午,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青春手拉手,童心共飛揚”志愿服務團隊攜手白泉鎮柯梅社區的青少年于大勝文化禮堂舉辦了“情系非遺文化,我是傳承人”活動。
舟山海島特色濃郁,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其豐富的海洋資源是當地民眾生產、生活的基礎,而特定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孕育了獨特的民間藝術,舟山鑼鼓就是其中的代表。為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舟山鑼鼓的急蕩奔放,歡騰熱烈的藝術特色,服務團特地請來了鑼鼓非遺傳承人葉荷娜老師。熱烈歡騰的鼓點細細密密砸落下來,敲擊著這群青少年的心臟,“咚!咚咚!咚!咚咚!”讓人分辨不清是鼓點節拍還是急促跳動的心臟節奏。演奏風格獨特,音響色彩豐富的舟山鑼鼓一下子就俘獲了所有觀眾的心,事實證明非遺文化的魅力在新時代依舊毫不遜色。
“剛剛我們感受了舟山鑼鼓的急蕩奔放,是不是所有人都感到熱血沸騰、躍躍欲試了呢?那現在就給你們一個機會和我們的表演老師學習體驗我們的舟山鑼鼓。”活動主持人以鼓舞的語氣鼓勵著這群少年人。伴著老師的柔聲指導,少年們手執鼓槌,敲擊鼓面,雄渾的鼓點自手下蹦出,少年人的新奇將他們的眸光沖刷地鮮亮,不自覺中攥緊了手中的鼓槌,似是抓住了非遺文化的傳承接力棒。
活動最后以舟山非遺文化知識有獎競答結尾,志愿服務團成員根據舟山非遺文化的藝術特色和文化特點設計了一些非常簡單的選擇題,明為知識競答,實為非遺文化知識普及,以獎品為鼓勵讓少年們在競答過程中了解舟山非遺文化。
非遺文化傳承者因為社會環境變遷而逐漸凋零,若要傳承下去就需要年輕一代去努力。許多人對于非遺文化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傳承非遺文化一定要精通非遺文化的表演形式,但實際上非遺文化的傳承形式并非只是限定于非遺文化表演,非遺文化知識的普及傳播也是非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希望自此以后,年輕一代能多多關注非遺文化并為其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撰稿人:彭玲玲
團隊:青春手拉手,童心共飛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