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緊貼產業發展需求,實施“高校畢業生留鎮計劃”,將地區高校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該市開展校園精準招聘、高校畢業生進企業活動,并向就業落戶的高校畢業生發放就業創業政策大禮包,通過一系列舉措吸引高校畢業生到鎮江就業創業。
深化校企合作 精準輸送緊缺人才
今年4月,鎮江市人社部門組織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駐鎮江高校的100多名應屆畢業生,走進建華建材(中國)有限公司,詳細了解該公司的文化、產品和技術。
“我雖然在鎮江讀書多年,但對‘第二故鄉’的了解并不充分,而且很少有機會走進企業。通過‘駐鎮高校畢業生進企業’活動,我深入了解了鎮江經濟發展,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實際應用有了直觀認知。”參加活動的一名畢業生說。
這樣的活動也受到企業歡迎。建華建材(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余代寶說,公司正處于人才緊缺狀態,鎮江幾所高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與他們對人才的需求很對口。
2016年啟動“駐鎮高校畢業生進企業”活動以來,該市人社部門先后組織3000余名高校畢業生走進企業,實地感受企業文化、了解企業情況。目前,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高校已和該市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積極向企業精準輸送他們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
全方位釋放政策紅利 留人率穩步提升
老家在云南楚雄的余萍,畢業后進入鎮江市一家企業工作。“目前,我享受著租房補貼、生活補貼等優惠政策,我已打算把家安在這里。”她笑著說,“等我買房時,還能享受到購房補貼政策。”
余萍是鎮江市3303名享受租房補貼優惠政策的高校畢業生中的一員。近年來,鎮江市先后出臺《關于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來鎮就業創業若干政策的意見》《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完善高校畢業生引進政策,從落戶、租房、購房等方面全方位釋放紅利,吸引高校畢業生到鎮江發展。
鎮江市規定,畢業兩年內在本市企業就業且無住房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可分別按每人每月600元、800元、1000元的標準享受個人租房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畢業兩年內在本市企業就業的“雙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駐鎮高校全日制碩士、博士畢業生,可分別按每人每月本科600元、碩士1000元、博士1500元的標準享受個人生活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耕耘有收獲,留才結碩果。2015年,江蘇大學應屆畢業生7554人,留在鎮江就業人數728人;江蘇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6334人,留在鎮江就業人數606人,兩校應屆畢業生留在鎮江就業的比例均不足10%。而2018年,鎮江市引進本科以上人才1.7萬人,其中駐鎮高校畢業生3875人,留在鎮江就業的比例達21%。
打造高質量就業環境 提供一條龍服務
“高校畢業生就業既是產業強市的重要支撐,也是關系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我們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推動完善政府促進畢業生就業的責任機制和工作體制;深化校企合作,激發企業發揮吸納就業主體作用;打造高質量就業環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生活居住等一條龍服務。”鎮江市人社局局長孫沛然說。
鎮江市加強對引進人才和團隊的保障服務,向入駐各類園區的重點人才團隊提供免費招聘服務;緊貼鎮江產業人才需求,組團赴高校定向開展招才引智活動,給予參加活動的單位適當引才補貼。人社部門開通服務專線和受理網站,建立綠色通道,為高校畢業生辦理求職登記、就業報到、檔案轉接、集體戶口掛靠、補貼申報等事宜。
今年,鎮江市全面提升高校畢業生公共服務水平,組織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開發就業見習崗位2600個;實施未就業和困難家庭畢業生就業幫扶,推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確保鎮江籍高校畢業生年末總體就業率達92%以上。
鎮江市完善畢業生就業保障制度,把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列為脫貧重要指標,實施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社會保險及“一對一”掛鉤結對援助等舉措。
同時,該市加大高校畢業生引進力度,健全多部門合作和各市區協調機制,深化“產業+項目+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大公共就業服務力度,開展就業創業服務進校園系列活動,介紹鎮江市宜居宜業環境和產業發展情況;推進人才訂單式培養,了解市場前沿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加大培養和引進力度。
鎮江市將通過各項舉措,確保今年駐鎮江高校的畢業生留鎮江就業率達到25%以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