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受到美國政府的封鎖與打壓,華為在美市場一度受限,而對于華為5G技術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多所高校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為5G技術建設提供支持。下面查字典小編整理了“多所高校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涉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專業”相關資訊,關注一下~
多所高校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一度引發朋友圈刷屏!
近日,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的合作引發熱議!除此以外,還有一批名校也與華為簽合作協議!
梳理發現,這些協議涉及到的專業有: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
河北工業大學 建設校園5G實驗網絡
6月5日下午,河北工業大學與中國移動天津公司、華為公司簽署5G創新應用合作協議,和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各方優勢,通過建設校園5G實驗網絡、邊緣計算中心等基礎設施,為學校優勢學科與智能技術融合提供平臺支撐。
根據協議,中國移動天津公司根據河北工業大學的實際需求,搭建5G創新應用環境,提供現有經驗支持及項目相關的系統集成服務。河北工業大學將積極投入科研力量,進行項目課題研究與開發,提供成果轉化方面的支持,提供研發環境和成果展示環境的場地支持。華為公司將為河北工業大學與中國移動天津公司5G應用研究提供相應的設備支持和技術支持,助力項目研究的完成。各方依托各自資源,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5G重點應用領域的創新,在幾個合作方向開展合作研究。
此外,華為公司將與河北工業大學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伙伴關系,以新工科建設為基礎,在教學改革、技術研發、學生就業、校園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據了解,華為公司將積極探索學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模式,在新工科聯盟的指導下,開展本科生、研究生聯合培養,設立“河北工業大學華為學生俱樂部”,贊助校園各類文體娛樂活動,提供合作項目貧困學生的勤工儉學崗位。
簽約儀式上,河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李強說,此次簽約,不僅能夠促進河北工業大學5G相關網絡基礎設施的實驗與建設,還能夠與兩家公司在5G網絡環境下的智慧基礎設施健康監測診斷分析、移動環境(空氣、水)巡檢分析、邊緣計算等平臺建設,特種車輛服務機器人遠程協同控制,以及在人才培養、產學研、校園信息化建設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
華為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強華說,2019年會是5G的元年,與2G萌生數據、3G催生數據、4G發展數據不同,5G能帶來超越光纖的傳輸速度,5G的下行峰值速率是4G的20倍。如果說4G解決了人與人的連接,創造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那么5G將解決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帶來前所未有的產業革命。在智慧校園建設領域,華為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將助力河北工業大學建設成為“全國信息化建設示范高校”。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研究與AI技術結合 構建智慧海洋“芯”生態
5月6日,中國海洋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青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智能高性能計算技術聯合實驗室。
雙方將依托華為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計算設備,發揮中國海大的學科優勢,共同圍繞全球氣候氣象精細預測、海洋生物醫藥資源精準開發、智慧產業經濟精細服務等重要領域,攜手打造生態體系。
中國海洋大學是我國海洋研究領域的翹楚,依托于青島的海洋研究優勢和身后的學術積累,在海洋學、細胞生物學教學團隊、海洋化學等領域都走到了世界前列。而華為智能計算的優勢在于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提供高效充沛的算力,以及面向人工智能領域提供全棧全場景的解決方案能力。
充沛的AI算力和優秀的科研人才進入海洋保護事業,可說是向海洋研究與AI技術結合的數字海溝發起了沖擊。
與此同時,華為與海洋大學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還可以在海洋大數據分析、人才培養、應用開發和產業鏈培育等領域匯集雙方優勢,達成更多更豐富的突破與成就。而海洋大學地處的青島,既是我國海洋研究進行數字化升級的重鎮,同時也是智能化海洋保護技術需求高發區。在這片海域背后開展的產學研合作,更有可能快速看到落地結果。
重慶大學 瞄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創新人才
5月30日上午,華為重慶智能化城市峰會在重慶舉行。
為順應智能時代的到來,重慶大學與華為簽訂“沃土計劃”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開展高校大數據智能化相關學科建設,培養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所需要的新工科人才;助力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件學院開展學術研究和科研創新,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新專業建設,培養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創新人才。
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件學院前身為國家發改委和教育部于2001年12月批準成立的首批35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主要培養高層次、復合型、實用型、國際化的創新型軟件人才。為滿足國家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需求,2018年3月更名為大數據與軟件學院。
今年,大數據與軟件學院新增2個本科專業——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其中人工智能為新設專業目錄,重慶大學也成為全國首批35所設置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的高校之一。
重慶郵電大學 助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能力提升
5月30日,以“智能進化?平臺應變”為主題的華為重慶智能化城市峰會在重慶舉行。
會上,重慶郵電大學與華為公司簽訂了“共建重慶市工程師創新能力培養訓練基地”協議,雙方將基于在ICT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教育領域的深厚積累,開展全方位、多模式的合作,助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能力提升,服務地方創新驅動發展。
重慶市工程師創新能力培養訓練基地,是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依托重慶郵電大學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面向大數據智能化企業開展高端培訓基地,具有企業中初級大數據智能化職稱評審資格,學員通過培訓、認證和評審后,將獲得國際企業大數據智能化認證證書和工程師、助理工程師職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