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張運)“這是一種隱形暴力,不會在孩子身上留下任何傷痕,卻能在心里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不久前,揚州大學文學院對外發布了“家庭語言暴力狀況調研”的研究成果。團隊聚焦家庭語言生態,走訪了揚州、泰州、南通等地的近400戶城市或鄉村家庭。調研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家庭普遍存在“語言暴力”行為。家長對“語言暴力”給孩子造成的不利影響知之甚少。“語言暴力”正成為當代家庭教育中的隱形殺手。
調研顯示,雖然61.7%的家長知道什么是“家庭暴力語言”,但幾乎沒有家長能夠分清“語言暴力行為”的具體表現,說明大多數家長對“語言暴力”的認知有較大偏差。僅29.4%的家長不管孩子犯什么錯,都會跟孩子耐心溝通,但大多數依舊會在孩子做錯事或沒考好等情況下加以訓斥。面對“家庭語言暴力”后,有35.3%的孩子選擇“沉默和落淚”,16.9%的孩子選擇更激烈地“回嘴反駁”。9.2%的孩子會選擇逃避忽略,近70%的孩子無法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
據了解,多年來,該校志愿者團隊正在構建出一個針對家庭語言暴力的“多元化策略框架”,通過走進社區、舉辦系列講座、排演語言文明話劇等方式,從多方面給出改善家庭語言暴力的建議與對策,讓良言暖語成為家庭語言生活的常態,用語言的力量托起美好的未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