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 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立足于現代新聞傳播產業與事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和學院科技與藝術學科資源,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高、知識體系完善,具有扎實的新聞采、寫、編、評等專業研究素養和新媒體產品開發、設計、制作、廣告設計等實踐業務能力,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能勝任新聞傳播媒體、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新聞采編、宣傳、廣告、策劃與制作、新媒體設計與整合傳播、新媒體產品開發與設計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應用人才。
方向與培養特色
人才培養學科優勢:以新聞傳播學為基礎,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設計學、美術學、戲劇與影視學、音樂與舞蹈學等技術與藝術優勢學科資源,形成人才培養的方向與特色。
方向一:新媒體新聞
圍繞新媒體時代傳者、受眾(用戶)、渠道、內容、形式、終端等發展趨勢,側重于培養新媒體新聞策劃、信息整合、采編、創意表達、綜合運用圖文影像等多種手段傳播信息的能力。
方向二:媒體技術與藝術
本方向以虛擬現實技術、交互技術、影像技術與藝術等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發展及其在新聞傳播內容與形式、受眾等方面產生的影響的為基礎,重點培養媒體技術實踐、產品開發與應用、技術與藝術相融合的媒體應用與創造能力。
辦學資源
支撐學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序列的全國重點大學,已形成理工管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擁有設計學和美術學二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音樂學、戲劇戲曲學和廣播電視藝術學三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招收文化產業管理方向的博士后,由此形成了學科互融、互補、一體化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格局。
國家級與省部級教學與科研平臺:學院擁有“國家文化產業中心”、“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等2個國家級教學與科研平臺,擁有“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江蘇省民間表演藝術研究所”、“江蘇省舞臺美術研究所”等3個省部級教學與科研平臺。
師資隊伍: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有導師32人,教授(研究員)13人,副教授19人,教師獲國家級獎項和榮譽30多人次,入選江蘇省人才工程5人次,獲省部級獎項和榮譽40多人次。承擔國家級項目10多項,省部級項目20多項。聘請社、、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社、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百度等高水平企業導師30人。
辦學條件:藝術學院現有教學與研究場所6000余平方米,有硯湖書院、創意工場、音樂廳、實驗小劇場、藝術工程綜合訓練中心、服裝與化妝工作室、燈光工作室、舞美工作室、美術與設計展廳、數字媒體交互設計創意系統平臺、戲劇影視技術與藝術實驗室、數字聲音實驗系統平臺等,學院與江蘇愛濤集團、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等建設校企合作育人平臺10余個,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國際化教學與科研合作平臺4個。
招生規模
2019年新聞與傳播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15名,非全日制根據考生生源確定招生規模。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考試
1.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2.初試時間按教育部統一規定進行,初試科目:英語(一)、思想政治理論、新聞與傳播綜合能力、新聞與傳播基礎,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試題由教育部統一命題;《新聞與傳播綜合能力》、《新聞與傳播基礎》由我校自行命題。
3.復試采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具體復試辦法將在校研究生院網站公布。復試筆試科目:《新聞傳播實務》。
4.同等學力和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的考生參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生簡章要求。
學習年限
我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年限一般為2.5年,最長學習年限4.5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最長學習年限5年。
學費
全日制:每生每年8000元人民幣
非全日制:4萬元人民幣
獎助體系
學校針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設立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學校助學金、國家獎學金、特別獎學金、助學貸款、研究生“三助”等支持研究生完成學業,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每生每年10000元,占入學總人數40%,二等獎每生每年8000元,占入學總人數40%,三等獎每生每年4000元,占入學總人數20%;學校助學金為每生每月500元。學校面向錄取的全日制推薦免試生設立研究生新生特別獎學金,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特等獎50000元/生,一等獎為20000元/生,二等獎為5000元/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