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全省義務教育生均經費將實現“三級跳”。記者23日從省教育廳獲悉,省級財政“一攬子計劃”共安排教育經費1180億元,其中100億元用于粵東西北基礎教育“創強”。根據安排,從2013年~2015年,全省將逐年提高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到2015年小學、初中將分別達到1150元、1950元。
省政府計劃1180億元用于教育
據悉,為加強省級教育統籌,去年10月,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2012~2015年省級財政教育投入和項目安排》(簡稱“一攬子計劃”),2012年~2015年省教育廳管理省級財政教育投入累計1180億元。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攬子計劃”項目安排既包括生均撥款、學生資助資金等保基本、保運轉的經費,也包括高校2011計劃、基礎教育創強、師資隊伍建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等建設發展和改革創新經費。其中,將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強師工程”、高校“2011計劃”等重大改革發展項目,扶持欠發達地區及困難群體。
備受關注的是,這1180億元的“巨資”到底將會如何使用呢?省教育廳介紹,2012年安排242億元,2013年安排277億元,增長14%,2014年安排311億元,增長12%,2015年安排350億元,增長13%。
小學生生均經費每年提高200元
據悉,根據“一攬子計劃”安排,三年時間里,省逐年提高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實現“三級跳”:小學、初中每年將分別提高200元和400元,2013年小學每生每學年為75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為1150元,2014年分別為950元和1550元,到2015年分別達到1150元、1950元。同時,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生均補助標準,從2008年小學每生每學年3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50元,提高到2012年的70元和90元。
“‘一攬子計劃’把教育發展的各項資金投入統籌起來,形成合力,打出‘組合拳’,避免教育資金‘碎片化’,把資金計劃擺在明處。”省教育廳基財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按照“教育經費管理年”活動要求,用好管好這些教育經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