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教育部官網9月3日公布的消息,韓國教育部聯合韓國教育開發院公布了在韓國大學結構調整委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韓國《2018年大學基本辦學水平診斷報告》最終結果,并向韓國全國范圍內的高校予以通報。
116所韓國大學表現“不良”
早在6月20日,韓國教育部聯合韓國教育開發院公布了《2018年大學基本辦學水平診斷報告》第一階段診斷結果。根據當時公布的最終評估結果,有116所韓國大學上了“評價不良名單”,占整體參評學校323所的36%。這些院校中,有67所是普通本科院校,49所是專科和高職院校。這一比例之高和規模之大很快引發了學校、學生、家長等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韓國大田地區學校成為“重災區”,多所學校上榜。按照韓國政府要求,這116所韓國大學將在未來3年內減少招生規模,部分院校的招生規模縮減幅度在10%至35%。
具體而言,招生規模減少10%的四年制本科院校有30所,包括加圖立關東大學、建陽大學、慶南科技大學、京東大學、極東大學、南部大學、南首爾大學、德成女子大學、東西大學、東洋大學、牧園大學、首爾基督大學、首爾韓英大學(韓英神學大學)、世翰大學、松源大學、水原大學、順天大學、延世大學(原州校區)、耶穌大學、又石大學、威德大學、“U1”大學(柳園大學)、仁濟大學、朝鮮大學、中源大學、青云大學、平澤大學、韓京大學、韓國海洋大學和漢拿大學。
招生規模減少15%并部分限制財政支持和國家獎學金及學生學費貸款的四年制韓國本科院校有4所,包括加耶大學、金剛大學、金泉大學和尚志大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招生規模減少35%并全面限制財政支持、國家獎學金和學費貸款的四年制韓國本科院校有6所,包括慶州大學、釜山長神大學、新京大學、濟州國際大學、韓國國際大學、漢麗大學。其中,慶州大學、新京大學等20所大學不僅被要求減少招生規模,還被全面限制國家獎學金和學費貸款。
韓國欲扭轉留學教育赤字
為了擺脫這種不利的評價狀況,那些進入“黑名單”的學校理事會以及校長等動用了各種手段公關,使出渾身解數,有的大學直接由校長牽頭應對韓國教育部的第二輪評估,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大學校長引咎辭職為學校辦學不善負責的狀況。盡管如此,在最終公布的《2018年大學基本辦學水平診斷報告》第一階段診斷結果中,那些進入“黑名單”的高校并未發生太大變化。
作為一項重點實施政策課題,旨在提升韓國高等院校的國際競爭力,吸引國際學生來韓國留學深造,扭轉留學教育赤字,改善國內生源減少帶來的教育資源閑置浪費局面,“留學韓國計劃(Study in Korea Project)”在過去幾年的實施過程中,在吸引國際學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韓國教育部官網統計顯示,截止到2018年8月底,在韓國際學生數目高達142205人,分布在韓國300余所高校院所。具體為236所本科院校及研究生院大學和116所專科院校。其中,四年制本科在校國際學生有99573人,占整體國際學生人數的70.02%;碩士、博士研究生有31484人,占比22.14%。
據韓國官方統計數據,2004年,來韓國留學的國際學生僅為16832人,而通過實施“留學韓國計劃一期(2005—2011)”“留學韓國計劃二期(2012—2020)”及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的快速推進,近年來韓國私立大學中的國際學生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韓國首都圈高校更為突出。韓國大學信息公開網披露的數據資料顯示,韓國外國語大學的國際學生規模從2015年的1042人增加到2017年的2274人,增幅超過100%。同期,韓國崇實大學國際學生人數也從495人增加到1003人,增幅達到102.6%。而韓國高麗大學的國際學生增幅是78%,韓國中央大學是52.7%,韓國成均館大學是47.7%,韓國弘益大學是43.7%。有75330名國際學生集中在韓國首都首爾及其京畿地區高校,占整體國際學生比例的52.97%。有將近20所韓國院校的國際學生規模在1000名以上,其中,國際學生較多的韓國高校諸如高麗大學、慶熙大學、延世大學等高校的國際學生規模都在3000人以上,而像漢陽大學、東國大學、建國大學、祥明大學、成均館大學、國民大學以及位于地方的釜山大學、鮮文大學、世宗大學、又松大學等高校的國際學生規模都在1000名以上。
留學韓國須擦亮眼睛
韓國大學信息公開網提供的各種數據顯示,國際學生已經成為韓國高校,尤其是地方私立院校的主要生源來源和財政來源之一。近年來,韓國人口出生率連續下降進而造成韓國高校新生入學率驟減,很多韓國高校無法完成招生計劃,而生源嚴重不足給韓國高校運營帶來了極大沖擊,導致一些韓國高校面臨關門或被合并的局面,迫切需要解決生源問題維持學校發展。在此背景下,韓國政府決定對韓國大學進行優勝劣汰。那些教育條件不佳的韓國大學就會被韓國政府強制性要求減少招生,并限制財政支持,甚至限制獎學金和助學貸款。
此外,韓國私立大學因輿論壓力和政策原因無法提高學費,所以只能通過吸引國際學生增加收入。對此,韓國高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尹祍鎮表示,很多大學把學費凍結的負擔轉嫁到國際學生身上,這非常不可取。韓國中央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申洸澭也認為,韓國大學為了短期利益有時會多招國際學生,長遠來看對學校的名聲沒有好處。
隨著韓國《2018年大學基本辦學水平診斷報告》的最終公布,受到影響最大的當數在韓高校的國際學生群體及其家長。為此,計劃留學韓國的青年學子及其家長必須注意,一定要綜合考慮準備就讀院校的條件和辦學能力,包括《2018年大學基本辦學水平診斷報告》之類的韓國政府評價報告都應作為理性選擇學校的一個標準。同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全面而慎重地選擇相對較為理想的留學院校。
(作者系吉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