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接下來最重要的事就是填報志愿了。小編提醒您,招生錄取期間,是高考詐騙的高發期,一些不法分子會陸續“上線”,考生和家長要提高防范意識,特別是對于“軍校招生”、“定向招生”、“內部指標”等敏感字眼要特別小心,注意識別騙子的詐騙伎倆。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工作人員詐騙,有的則假冒軍校領導、軍隊干部,吹噓有“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編造虛設招生機構,偽造各種公文,誘騙考生和家長。
詐騙手段一:假扮“軍官”謊稱幫人讀軍校
一身戎裝、金戈鐵馬,不少有志青年開始憧憬走進軍營。但這也給不少“投機分子”可趁之機。近年來,軍隊保衛部門與地方公安機關連續破獲多起假冒軍隊院校和國防生招生詐騙案件。
小伙瑞瑞(化名)就是一個從小有軍人夢的學生,無奈體檢不過關夢想破滅。就在瑞瑞垂頭喪氣之時,母親毛某通過微信上搜索附近的人,認識了自稱某部隊軍官的曹大輝,表示可以幫他兒子圓夢。
在騙取毛某30200元后,瑞瑞2016年11月從曹大輝處拿到一份入伍通知書,不過,當時瑞瑞并不知道該通知系偽造,還將此消息告訴了親朋好友,甚至還請客答謝大家。
后曹大輝自稱已升為某部隊駐成都辦事處主任,上校軍銜。其以讓瑞瑞留在某部隊駐成都辦事處服役為由,將瑞瑞留在成都并給瑞瑞配發網上夠買的仿軍用裝備,后又以請部隊領導吃飯為由騙取毛某6000元。
之后,曹大輝又以讓瑞瑞讀軍校為由,騙取毛某9000元;以介紹毛某及表姐毛某某到某部隊駐成都辦事處工作等為由,共計騙取毛某近7萬元。
之后,葉某、彭某也如出一轍,向曹大輝支付數萬元“入伍費”,先后被曹大輝任命為部隊“文職人員、后勤人員”等,瑞瑞也被曹大輝提拔至“士官”。
讓瑞瑞等人奇怪的是,曹大輝并未將其帶至部隊,一開始,曹大輝還要向幾人支付幾百至上千元不等的“部隊津貼”,后來,曹大輝又將三人帶至眉山、成都、樂山等地訓練。
訓練并非全天候,而是接曹大輝電話通知,地點也經常更換,訓練結束后則各回各家。瑞瑞等人覺得不對,幾番試探,更是覺得自己受騙。
2017年底,接到舉報后,東坡警方多方調查,核實了其假軍人身份,因涉嫌犯罪,警方將其刑拘,并從其住處查獲大量虛假軍用物資。
最后,再次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擦亮“眼睛”,通過正規途徑實現就學。廣大考生和家長要注意通過正規途徑獲取招生信息。
假以軍校招生之名實施詐騙,多是利用了人們的“特權”心理和“捷徑”之念。小編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識假防騙:
★ 一是軍校招生計劃全部向社會公開發布,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站和各省招辦網站都可直接查到,從來沒有所謂的“內部招生指標”和“計劃外名額”。
★ 二是軍校招生不向考生和家長收取任何費用,不要聽信繳納費用即可辦理入學的謊言。
★ 三是軍校招生有明確的錄取時限,考生所在省份提前批次錄取結束,軍校招生工作也一并結束。即使有的院校計劃沒有完成,也不存在“補錄”的情況。如提前批次錄取已經結束了,還有人組織軍校招生錄取,肯定是詐騙行為。
★ 四是軍隊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所謂“內部文件”,招生過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不法分子拿出的所謂“軍隊高級機關文件”“特招入伍批準證書”等材料,均系偽造。
★ 五是軍校與地方高校一樣,早已實行網上錄取,由各省招生辦與有關院校通過網絡完成錄取工作,院校錄取通知也均按規定通過郵局寄給考生。不法分子組織的所謂軍校招生,場地往往設在居民樓、招待所、賓館或商務寫字樓等,有的甚至選在軍校或者省軍區等軍隊單位周邊的賓館,以欺騙考生。
★ 六是錄取工作結束后,考生憑高考報名號或準考證號以及身份證號,可到各省招辦或在各省招辦網站查詢錄取信息。
詐騙的目的就是圖財,如有人借上軍校須繳納“中介費、報名費、贊助費、學雜費、活動費”等各種名目費用而索要錢財的,考生和家長應及時向當地招生部門、省軍區招生辦和有關院校反映,并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或給中國民兵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只有時時注意識假防騙,才能避免因落入詐騙陷阱而“財學兩空”。
詐騙手段二:志愿填報APP內暗藏木馬病毒
志愿填報是一個實打實的燒腦活。因為有時盡管考生分數高,但是如果志愿沒填好,也很難被理想的大學錄取。對此,不少家長和考生會求助志愿填報機構或者在網上下載志愿填報APP。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不正規的高考填報志愿APP其實是詐騙軟件,一旦下載這類APP,木馬病毒可快速植入手機,不僅會控制手機,私自群發病毒短信,還會直接將手機里的隱私信息回傳給騙子,輕松盜取用戶的支付寶或電子銀行賬戶。
專家表示,志愿填報APP所謂的“大數據”,沒有官方或真實有效的數據來源,考生和家長切不可一味相信這類軟件,以免導致志愿填報失誤,最好以各高校公布的往年招生情況、今年招生政策與教育部門下發的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為主。
詐騙手段三:謊稱可提前查成績
高考結束后,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是成績。然而,這種查詢成績的迫切心情易被騙子利用。騙子往往聲稱可提前查分,并在教育部門官方發布成績之前,提前向考生或家長的手機發送可以查分的網頁鏈接。
事實上,這些鏈接可能暗藏木馬病毒,一旦點擊查看,用戶手機存儲的通訊錄、網銀等信息就會被盜取,造成財產損失。
詐騙手段四:“高考補助金”、“內部關系”
還有一種新詐騙方式是“高考補助金”詐騙。詐騙人往往聲稱“這里是市教育局,目前對高考考生進行補助,您可領取1000元‘高考補助金’,請撥打電話……聯系人王老師”。
這是典型的通過電話操控、ATM轉賬實施詐騙的行為,在全國各省市都有發生。考生和家長收到類似電話或短信,要先與學校及班主任溝通聯系,不能隨便透露個人信息及銀行卡號和密碼,以免上當受騙。
此外,有些騙子打著“內部有關系”的幌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想要“低分高錄”的僥幸心理,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的詐騙短信,進而實施詐騙。
高考招生具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不能私自安排招生。廣大考生和家長要認真辨別,查詢國家政策規定,以免上當受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