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考研復習時間滿打滿算還剩下7個月,同學們的復習效率怎樣呀?
很多同學表示看著周圍復習的學生效率很高,特別羨慕,而隨著天氣變熱,自己卻變得焦躁,效率下降。那如何才能保持高效的復習狀態呢?
下面為大家總結了學霸們高效學習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1、學習總時間和有效學習時間
學習總時間是當你坐在凳子上的時間,這時間里面有多少時間與走神,玩手機,犯困等與學習無關的活動相關的,去除這些時間剩下的是有效學習時間,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時間。
所以,一個在自習室做了10個小時的人不一定比一個只做7個小時的人效果好,也許前者有4個小時是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關鍵是提高有效學習時間。有效學習時間關鍵是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擾,坐下來就專注于學習。
2、防止拖延癥—考研一大忌
什么是拖延癥?拖延癥有時候是自己都很難控制的,感覺很早做一件事沒動力,要等到差不多截止了才有動力去做。平時我們經常到期末才開始寫期末論文,或者才開始復習考試的課本。臨時抱佛腳在平時還可以用,在考研中可是大忌。
在我考研過程中,竟然也不知不覺犯了這種錯誤。從而讓本來平靜的備考過程跌宕起伏,高潮迭起。
我準備考研的時間很早了,考研英語的準備從2013年11月份就開始,買了2本考研閱讀,每天做個一兩篇。專業課從2014年4月份左右開始準備。不過直到2014年9月中下旬之前,我的學習效果都不佳,處于“東搞西搞”階段。
那段時間我是這樣學習的,一周內,周六周日不和每天晚上不學習,給自己“放假”周一到周五,早上9點到11點,下午3點到5點,一共每天4個小時,加上當時心還沒定在考研上,經常走神,可能有效學習時間就3個小時。那每周就是15個小時在真正學習,這和我后期進入狀態后每天有效學習時間10小時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到2014年9月中下旬,危機感來了,處于“恐慌”階段,這時候我先做了幾件事,首先外出活動取消,每天7點起床,下午1點半起床,晚上6點到圖書館,每天一共學習10個小時,思想上消除“恐慌”心理,想3個月100天,考本校還是夠用的。學習重點明確首先是專業課,然后是政治,最后是英語。想清楚這幾點后心理稍微安定了,開始全力投入備考中,這時候開始才叫做真正的考研備考,效率很高。
假如在暑假之前就開始備考考研,很重要的是看自己是否有拖延癥,是否正真進入到備考狀態中,一旦進入就全身心投入不三心二意。
怎樣戰勝拖延癥?知乎上有幾個不錯的答案大家可以去搜一下。
3、早睡早起,把生物鐘調整與考試時間一致
每天晚上7小時(12—7)中午一小時(12點半到一點半)就可以保證有充足的精力學習了。
起早至少有兩個好處:
1、可以空出更多時間來學習
2、激發斗志(這是早起最大的好處)
2014年9月底的某一天,我感覺到了危機感,那天我決定把鬧鐘設置成早上7點,下午1點半(和考試時間相符)。一開始我還擔心中午起那么早會不會對身體有什么傷害。第二天我按時被鬧鈴叫醒,隨著一起蘇醒的,還有我沉睡的斗志。戰勝懶惰,從早起開始。
注意把生物鐘調整到和考試時間一致,主要是下午的時候,下午2點開考,平時訓練自己中午一點半起來,到考試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時間不適應而犯困。
4、考研也是一場考驗與鍛煉
我曾經想過,假如有保研的資格會不會接受保研?想了想按照我的風格的風格是不會的,對于一個這么好的鍛煉自我,考驗自我的機會我是不會放過的。考研是對一個人全面的考驗,走過了,那么自己的實力得到證實,以后回想起來也會回味無窮。而就這個過程來說,自己的毅力,控制力,心境等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實打實的鍛煉。在如今的和平年代,需要主動創造一些機會考驗自己。
5、挺胸抬頭
挺胸抬頭,不光是為了好看。腰板挺直之后戰斗性,意志,信心都有增加,對考研可是大有幫助。
6、合理看待前人的成績
7、恰當處理壓力
對于考研的人來說,壓力都是不可避免的。當時從理性上我是知道我考研所報學校專業目標是在我能力之內的,但內心還是有隱隱的壓力。想到過假如沒考上就再來一年,甚至想好在哪里租房。
1、壓力要適度
壓力并沒有大到影響人的正常思維,在可以控制的范圍(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人的斗志,過大的壓力會讓人思維和行動遲緩)。
2、怎樣應對壓力
(1)專注于考研復習上,“忽視“壓力。
專注于一件事上,那么其他煩惱和壓力往往就會被涼在一遍,這是專注力的一個附加效果,但我個人屢試不爽,發現這是一個生活中的一大有用之技。特別是在考研的路上,應該像做學問一樣專注于怎么思考一個問題,回答問題,而不是其他雜事。
(2)找到適合自己的調節壓力的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調節壓力的方法:音樂,運動,電影等等。
我自己的調節方法除了運動等大眾化的方式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方法:煮面。
在考研復習期間我天天去菜市買菜,然后回到宿舍煮面條,即使是考試的那兩天也不例外。
首先,自己煮的面好吃只是次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去菜市買菜然后煮面,把自己從復習的生活中抽出來,調節生活。另一方面相當于在側面提醒自己,考研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決定“生死“的問題,你看,考試的時候我照樣買菜煮面,生活該怎樣還是要怎樣,不會為考研“搞特殊化”。當你這樣看待了,也就“看淡”了考研這件事,有種舉重若輕的感覺,更容易輕裝上戰場。
以下是一份知乎高贊的考研高效學習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啊啊啊啊啊
10個小時完全夠了,太多了自己騙自己。我們要的是效率,不是時間,更不是自己感動自己。天天在那里從6點到晚上12點,沒有任何用。1個小時可以做完兩個小時的事情才好。
△ 首先:
1、記住鍛煉,每天早上起來跑半個小時以上,考研病了就不好了。(許多人說早上不適合,晚上回去換衣服也可以,自己合理安排時間)
2、一般吃完早餐,中飯,晚餐,學著散步半小時,想一下前面知識點,注意午睡
3、不要電子產品,不要太多劣質朋友,不要太多差的研友
△ 我是這樣安排:
1、早上6點起床,跑步洗澡吃早飯散步,8點開始學習
2、11點半吃午飯,散步。午睡
3、1點半到5點半,學習,接著開始晚飯,散步休息思考
4、7點到10點,學習,接著去散步,回憶思考
5、11點回寢室睡覺
△ 注意效率,注意效率!有人說專業課可以逃課,班上開會什么就不去啊。人生要會舍得,把自己安排很滿,其實不好。
△ 至于部分學醫實習的,大家都實習,如果你持續學習你會有更大優勢。
△ 最后的關鍵:不要手機、不要損友、不要雜事、不要三角戀、不要其他破事!
@小鹿學姐
17年考研,總分424。可以這么說,我每天都保持超過10個小時的時間學習。怎么學?這還不簡單。
△ 暑假(7-9月):
數學 8.00-15.00 中間要睡個午覺,主要就是看視頻和鞏固看視頻寫的筆記
英語 15.00-20.00 主要就是背單詞+看真題
20.00-21.00 鞏固一天所學
21.00-23.00 休息
△ 開學(9-12月):
數學 8.00-15.00 中間要午休一個小時
英語 15.00-17.00
專業課 18.00-21.00
政治 21.00-23.00
23.00-24.00 鞏固一天所學
△ 高效學習最重要的方法,在我看來就是要有一個計劃,把這份時間安排表貼在桌子上,每天按時按點完成,完成不了就不睡覺,這樣用不了幾天你就可以適應這種節奏了。
Ps:最重要的是放下手機
不要有對象,可以找個研友
最后貼一張考研成績單,聽說點贊的人都能考到400+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