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應屆畢業生陸續踏上求職之路。就在一些大學生感慨“工作難找”時,中高職畢業生卻在就業市場上異軍突起:多家企業候選,中職生反過來挑崗位的不在少數。人才專家表示,中職高職畢業生雖然不愁找工作,但就業后容易感到發展后勁不足,建議學習深造來解決。
職校生人崗匹配度較高
10月18日上午,省勞動就業管理局主辦的就業創業服務校園行在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舉行。現場有聯想、富士康等55家單位招聘,最終現場錄用403人,其中多數為中職、高職畢業生。
記者發現,現場中高職畢業生找工作比一些本科生、研究生更容易。武漢市人力資源市場主任李永洪介紹,目前人才市場上要求高職高專及大專以下學歷的崗位數,占到用人總需求的83%。“現在就業主要是兩頭難,大學生、中高端人才,以及年齡偏大的低端勞動力就業難,而處在中間的中高職畢業生,就業相對容易。”
光谷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他們常年需要大量一線操作工人,用人的主體正是高職高專和中職畢業生。“他們的就業定位比較切合實際,人崗結合的匹配度也比較高。”“以前是企業挑我們,現在是我們挑企業。”黃陂職校招就辦主任袁志龍介紹,近年該校畢業生供不應求,尤其是機械、電子等優勢重點專業的畢業生。此外,一些大企業還和校方合作,共同開班,由相關企業派出師傅到校授課,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該公司就業。
前來求職的另一所職校畢業生小孫告訴記者,他們在學校都是“兩條腿走路”,一邊學習文化,一邊學習技能,在畢業時就有兩條出路:要么考大學繼續深造,要么就去找工作,“找工作都不太難。”
需提升再學習再深造能力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數據證實,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超過了90%。
不過,雖然就業不愁,但騰飛人才副總經理胡寶榮表示,中職生由于學歷較低,掌握的技術技能也處在初級階段,因而會出現職業發展后勁不足的情況,一部分中職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對今后的職業生涯也考慮得不多。“參加工作快兩年了,幾乎沒有什么培訓和提升的機會,面對的只是單一、周而復始的工作。”小廖中職畢業后就在光谷一家制造企業打工。他說,制造業不斷進行產業升級,他和幾名一同前來工作的同學都覺得缺少發展的后勁。
武漢市勞動就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職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再學習、再深造、再提高的能力確實還有待加強。政府長期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都可免費參加。想要“回爐”技校深造的,相關部門也會提供學費減免,每年還將舉辦各種技能競賽,鼓勵優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脫穎而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