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中,命題人歷來是傾向于結合時政熱點命題,因此最新時政要有所了解。下面本文就盤點關于“容錯機制”的考點清單,希望考生能學習掌握。
1. 容錯機制,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廣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2.將這種機制引申到行政層面,從報告中來看,這主要是由于干部隊伍中存在“不作為、不會為、亂作為”,或“不敢作為”的情況。這就要求政府在行政層面要存有寬容,建立容錯機制,讓干部“能作為、敢作為”。
3.在實際中,可能為確保某一事件的順利進展,通常還會分為一級容錯機制、二級容錯機制甚至三級容錯機制等。
4. 怎樣才能“鼓勵大膽探索者,寬容改革失誤者,鞭策改革滯后者”,讓干部在改革創業中“膽子大,步子穩”,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建立容錯機制是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5. 積極推進容錯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和完善容錯機制,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兩會期間在黑龍江代表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要求,進一步明確容錯認定的總原則,把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與明知故犯行為區分開來,把國家尚無明確規定時的探索性試驗與國家明令禁止后的有規不依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改革的無意過失與為謀取私利的故意行為區分開來,保護好廣大干部的干事熱情。
(1)結合實際制定出臺容錯機制的制度辦法。
(2)科學合理設置容錯認定的程序。
(3)分類制定容錯機制的配套實施細則。
(4)以糾錯機制促進容錯機制的完善。
(5)營造全社會良好的容錯氛圍。
6.容錯機制的建立健全,無疑將堅定干部改革創新的決心,撐起干事創業者的“腰板”。但容錯并不等于無限度的寬容,推進改革還是要圍繞中央的大政方針,依據地方實際,避免拍腦袋決策,進入“亂作為”的誤區。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負責,還需要有善于負責的本領。善于負責,必須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7.“容錯機制”為改革創新者撐腰打氣,最終目的是讓干部能干成造福于民的好事。期待這項機制能發揮出強大的能量,讓廣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同時幫助干部樹立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增強干部在改革創新過程中的決策自信,提高決策水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