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慶中秋連在一起,假期有8天時間,“小長假怎么過”成為大學生們熱議的話題。武昌理工學院一項調查顯示,超七成大學生選擇回家,大約一成大學生選擇留校,7.8%的學生選擇外出旅游,4.7%的大學生選擇打工兼職。而對于小長假的消費計劃,65.6%的大學生表示消費在300元以內。
此次調查以網絡問卷形式展開,共有來自武昌理工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湖北大學、武漢輕工大學等10余所高校256人參與調查。
十一小長假,大學生會選擇如何度過呢?據調查,72.7%大學生選擇回家陪自己的家人及朋友,體現了濃濃的親情;9.4%的同學選擇留校學習,備考考研、做實驗等;7.8%的學生選擇外出旅游,增加自己的閱歷;4.7%的學生想做些兼職,體驗一下生活,順便掙點生活費;還有5.4%的人有其他的選擇。來自武昌理工學院商學院大一新生吳晶表示:“來學校軍訓的半個月,父母一直都在關心著我,所以想趁著十一放假回去多陪陪他們,多和他們聊聊我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知道我可以適應校園的生活,可以獨立了,讓她們少為我操點心。”
對于小長假的消費計劃,調查結果顯示,有15.2%的大學生十一期間消費會在100元以內,有50.4%的大學生在100-300元之間,22.3%的學生在301-500元之間,也有12.1%的大學生計劃消費在500元以上。那么大學生在十一期間會把錢用在哪些地方呢?調查顯示,76.6%的大學生會把錢花在必要的食物上,61.3%的人會把錢用在出行的路費上,15.2%的人會把錢用在旅游的費用上,還有不少的人會把錢用在買禮物、衣物、日常用品上,所占比例為20.7%。十一期間消費的錢從哪里來呢?調查顯示,53.9%的大學生表示十一期間消費的錢來自自己的生活費,32.0%的學生家長會特別給予孩子十一期間消費費用,11.3%的大學生則通過兼職、打工、獎學金等自己掙得。
武昌理工學院制藥工程專業大二學生曾嘯琳介紹,他平時在學校的食堂里做兼職,主要是給同學們打飯,十一假期前,他已經掙了350元了。他表示,平時的功課比較多,還擔任著學生干部,忙碌著課題實驗,想趁著十一假期用自己掙的錢去看看電影、和朋友出去逛逛,好好的放松放松,假期結束后繼續投入學習之中。
武漢輕工大學機械制造專業大二學生郭闖表示:“我十一假期的消費來自我自己的生活費,因為每個月父母給我的生活費都有剩的,積累下來也有500多元了,但我假期主要和同學們在一起閑逛,200元就夠花了,剩下的錢還是繼續攢著,以備不時之需。”
談起假期的消費,武昌理工學院素質導師韓雨絲說道:“十一假期對于大學生來說,可以好好休息和適度娛樂,但是也要注意理性消費,不能盲目攀比,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作出合理的規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