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回答記者關于“大學生陷入校園貸的泥潭”的問題時表示,發生校園貸的問題以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關部門要解決問題。
“為什么學生借了錢之后陷入校園貸,是因為未來要償還的利息很高,為什么有這么高的利息學生還要去借貸款呢?”趙建軍說,是因為很多所謂的網絡平臺機構,在宣傳方面做了不誠實的宣傳、虛假的宣傳,告訴學生這個貸款很方便,很便宜。由于學生的金融知識還不是很豐富,去借了貸款,最終成了高利貸,利滾利,有的學生到了還不起的狀態。社會上不良的網貸機構,虛假宣傳,引誘學生,造成這種現象。
去年以來,銀監會、公安部、網信辦、工商總局幾個部門聯合出臺了很多措施、很多文件來治理校園貸的問題。今年,教育部和銀監會、人力資源部聯合印發了規范校園貸管理的文件,明確取締校園貸款這個業務,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趙建軍說,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據了解,不少銀行已經開辦了這項業務,像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同時,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學生的教育,加強對學生金融知識的教育,加強不良校園貸的警示教育,引導學生不要上當受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