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支招:不要強求專業對口
記者了解到,今年廣東省高考人數達72.7萬,藝術類考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參加美術統考的有4.6萬人,比去年增加3000多人,音樂統考考生近9500人,比去年增加350多人。
在佛山,今年的藝術類考生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那么往年藝考生的就業如何,是否也如考生人數一樣炙手可熱?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希望能給開學季的同學們一些思考。
錄取率:
藝術類已低于普通專業
記者了解到,出于家長安排,學習藝術并以此為途徑沖刺重點高校的學生也不少在數,畢竟高考文化科目考到600多分也不一定能夠讀清華,但如果術科成績達標,考個400到500分就有機會。業內人士稱,由于近幾年越來越多人趕“藝術班車”,藝術類報考人數的增長率已經大于錄取人數的增長率,藝術類的錄取率已低于普通專業的錄取率。
意見:
不要強求工作與專業契合
人力資源專家劉先生告訴記者,藝術類考生的就業面比較窄,市場的需求也比較少,此外,在很多招聘人員的眼中,藝術類考生的文化課成績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就業。
對于藝術生的就業,他認為畢業生首先在心態上要轉變,藝術生不能強求工作與專業完全契合,要有將專業作為一種輔助優勢的心態,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將專業知識融入工作中,將自己的工作做得與眾不同,也是另一種成功。
現身說法:
設計行業門檻、工資雙低
記者從高校畢業生了解到,很多藝術類考生工作也并不好找,不少人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
阿成本科學的是國畫專業,據其介紹,他的同學最后大多沒有從事與國畫有關的工作,大部分都轉做銷售或者是設計方面的工作。“我是自己在大學時學了點動漫設計,所以第一份工作就是找自己擅長的。”阿成告訴記者,對比專業學動漫的,他完全沒有優勢,所以也學得有點辛苦,在最初兩年工資只有1500元,最低的時候500元每月的工作也干過。“沒辦法,設計行業門檻低,我只能夠放低心態,邊學邊做,只要能夠提升水平,多低的待遇我都能接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