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努力增加人民收入。2012-2016年,全省人口總量低速平穩增長,社會老齡化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體系結構日趨完善,就業政策成效明顯,城鎮就業比重明顯上升,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大幅增加,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工資收入水平整體呈穩步增長態勢。
一、人口總量保持平穩
(一)常住人口平穩增長。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為6822.02萬人,與2012年相比,增加183.09萬人,年均增長6.82‰。湖南省涉及全面二孩政策的《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次修正版于2016年4月7日正式實施。二孩政策的放開短期內刺激人口生育需求,但由于人們生育觀念的更新,“二孩”生育政策調整對生育率的影響將逐步減弱,隨著育齡婦女人數總量下降,全省自然增長率將難以大幅增長,2012年至2016年,湖南的自然增長率保持在6.5‰左右,我省人口總量“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增長趨勢保持穩定。
(二)老齡化步伐加快。2016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264.22萬人,占18.53%;15-59歲人口為4356.73萬人,占63.86%;60歲及以上人口為1201.07萬人,占17.61%。同2012年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0.53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2.54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1個百分點。湖南老齡人口總量不斷擴大,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攀升,而勞動適齡人口規模和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社會總撫養比逐步上升。
二、城鎮化進程加快
2012年-2016年期間,我省堅持科學發展,緊密結合實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全省城鎮化率呈穩步上升態勢。2015年全省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2016年城鎮化率比上年增長1.86個百分點,再上一個臺階,實現了一個中部農業大省的歷史性跨越。
(一)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2012-2016年期間,全省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2016年全省城鎮化率為52.75%,較2012年末提高6.10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53個百分點。全省城鎮人口較2012年末增加501.56萬人,增長16.19%。
(二)城鎮化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逐年縮小。作為農業大省的湖南,城鎮化發展一直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城鎮化率由52.57%增長到57.35%(見表1),增加4.78個百分點,年均增速1.20個百分點,而湖南增長6.10個百分點,年均增速1.5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年均增速0.33個百分點。2016年末,湖南省的城鎮化率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已由2012年末的5.92個百分點,縮小到4.60個百分點。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排名21位,較2012年末上升1位,在中部六省中仍居第四位。
(三)城鎮體系結構日趨完善。到2016年末,全省共有300-500萬地區常住人口的Ⅰ型大城市1個 ;100-300萬地區常住人口的Ⅱ型大城市7個;50-100萬地區常住人口的中等城市5個;20-50萬地區常住人口的Ⅰ型小城市1個(見表2)。各地級市的規模整體都有較大提高。省會中心城市長沙的首位度不斷提升,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縣城和中心鎮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逐步建立。
(四)城市群帶動作用初步顯現。隨著加快長株潭、環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戰略的實施,全省高鐵、高速等交通網絡的逐步完善,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中心,環長株潭、洞庭湖地區、湘南地區、大湘西地區等區域城鎮化都在加速發展,2016年各區域城鎮化率比2012年增長超過5個百分點(見表3),高于4.78個百分點的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洞庭湖地區和大湘西地區進步尤為明顯,分別增長了6.27和6.38個百分點,遠遠高于6.10個百分點的全省平均水平。
三、積極就業政策取得明顯成效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繼續增強,有力地促進了鄉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地區的轉移。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鎮就業人員占全省就業人員總量的比重從2012年的36.7%上升到2016年的44.2%。2016年全省城鎮勞動力資源總數為2889.25萬人,比2012年增加378.37萬人。
(一)城鎮就業比重明顯上升。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繼續增強,有力地促進了鄉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地區的轉移。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鎮就業人員占全省就業人員總量的比重從2012年的36.7%上升到2016年的44.2%。2016年全省城鎮勞動力資源總數為2889.25萬人,比2012年增加378.37萬人。
(二)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繼續提高。隨著農業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我省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繼續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第一產業就業人員由2012年的1668.99萬人,減少到2016年的1587.32萬人,年均減少20.4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從2012年的948.78萬人,減少到2016年的912.16萬人,年均減少9.16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從2012年的1401.54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1420.93萬人,年均增加4.85萬人。我省三次產業就業人員的比重由2012年的41.5:23.6:34.9轉變為2016年的40.5:23.3:36.2,2013-2016年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年均下降約0.2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年均下降0.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年均上升0.33個百分點。
(三)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大幅增加。黨的十八大以來,非公有制經濟在吸納社會勞動力就業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增強。2016年末,全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其他經濟類型單位就業人員305.84萬人,比2012年增加50.07萬人,年均增加12.52萬人;2016年城鎮私營個體就業人員為1165.14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257.49萬人,年均增加64.37萬人。2016年城鎮非公有制經濟共吸納就業1558.74萬人,比2012年增加312.03萬人,年均增加超過78.00萬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不僅為我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成為緩解城鎮就業壓力,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重要途徑。
四、勞動工資保持穩步增長
2016年我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工資總額為3262.75億元,比上年增加252.40億元,增長7.5%,比2012年增加1075.65億元,增長49.2%。2013年-2016年,工資總額年均增長率達到10.5%。2016年我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8241元,比上年增加5884元,增長11.2%,比2012年增加19270元,增長49.4%,2013年-2016年,年平均工資年均增長率達到10.6%。這說明,隨著我省經濟的快速增長,2013年-2016年期間,我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工資水平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一)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工資水平整體呈穩步增長態勢。2016年我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工資總額為3262.75億元,比上年增加252.40億元,增長7.5%,比2012年增加1075.65億元,增長49.2%。2013年-2016年,工資總額年均增長率達到10.5%。2016年我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8241元,比上年增加5884元,增長11.2%,比2012年增加19270元,增長49.4%,2013年-2016年,年平均工資年均增長率達到10.6%。這說明,隨著我省經濟的快速增長,2013年-2016年期間,我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工資水平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二)不同登記注冊類型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分登記注冊類型來看,2013-2016年間,我省不同登記注冊類型單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增長(見表5)。其中,2016年年平均工資增長最快的港澳臺商投資單位,平均工資為52191元,同比增長17.1%;其次是國有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4384元,首次突破60000元,同比增長15.5%。平均工資增長最慢的是集體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1642元,同比增長3.8%。2013年-2016年各登記注冊類型單位中,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年均增長率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國有單位和外商投資單位,其中國有單位年均增長12.4%,外商投資單位年均增長11.9%。
(三)教育、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從業人員年均工資平均增長率超過13.0% 。分行業來看,2016年,我省十九大行業中,與上年相比增速最快的行業為教育,其從業人員年均工資為64965元,同比增長21.6%,其次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其從業人員年均工資為41319元,同比增長17.5%。增速最慢的兩個行業則分別是金融業和建筑業,年均工資分別為97704元和45492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3%和5.7%。2013年-2016年,十九大行業中年均增長速度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教育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13.9%和13.8%,均超過13%,增長速度較快。排在最末兩位的行業則分別是采礦業和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年均增速分別為5.4%和6.6%。
(四)各區域年平均工資保持較快速增長,且工資最高與最低區域間差距略有縮小。分區域來看,2016年湖南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長株潭地區、大湘西地區、洞庭湖地區、湘南地區,分別為68609元、51257元、50838元和50813元,同比增長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湘南地區13.6%、 大湘西地區12.5%、長株潭地區11.6%和洞庭湖地區10.7%。2013年-2016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均工資水平年均增長最快的區域為大湘西地區,2016年從業人員年均工資是2012年的1.55倍,年均增長11.5%;增長速度最慢的是長株潭地區,2016年從業人員年均工資為2012年的1.48倍,年均增長10.4%。
注:2014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通知》明確,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 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