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考已經結束普通高中的錄取,進入中職學校的錄取,高考已經結束一本的錄取,二本錄取進入尾聲,即將進入專科的錄取。現在,正是中考和高考復讀報名的高峰期,今年的復讀情況如何?
中考復讀人數或減少 高考復讀人數穩定
每年的復讀人數雖然大體穩定,但也跟當年的考生人數變化和錄取率緊密相關。就中考復讀而言,2017年廣州中考有93232人報名,報名總人數較上年減少12240人。由于總人數的減少,預計今年中考報名復讀的人數將有所減少,據了解,2017年中考報名的往屆生1904人(多數是復讀生),今年報名中考復讀人數可能會低于這個數字。另一方面,2017年普通高中的錄取率為66.11%,2016年普通高中的錄取率為61.61%,今年提升了4個多百分點,這也將使整體的復讀市場容量變小。
就高考復讀而言,由于廣東高考改革政策實施時間是2021年高考,即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啟動改革,因此并不影響今年的高三學生復讀。從2017年廣東高考人數來看,今年我省高考考生總人數75.7萬人,比去年增加1.1萬人。所以今年高考復讀人數或將保持穩定。
高考300~500區間的考生最適合復讀
什么樣的學生會成為今年高考復讀的主體?卓越教育高四復讀學校校長謝丁連認為,第一種是高考中有明顯失誤的學生,第二是原來在高中三年級沒有認真備考的學生,還有一種就是沒有考上理想大學,認為自己有能力、有實力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生復讀的信念是否堅定。
謝丁連表示,近幾年有一個很顯著的現象是600分以上的高分復讀生越來越多。“他們絕大部分是成績考得不理想,比如考試狀態不好、涂錯卡等。”高分生來復讀的,都是比較理想主義的學生,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復讀的決心大,意志也堅定。“他們希望通過復讀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更多地體現了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我覺得,即使考上了清華大學,這種精神也是同樣需要的。”
任何一名高三學子,只要有決心、有恒心、有一定的基礎和能力,都可以選擇復讀,而且一定會成功。語文高級教師,高考備考專家薛蕙老師認為,今年高考300~500區間的考生最適合復讀,也應該會成為復讀的主體。大體來說,有四類學生最具備復讀的條件:一是“馬失前蹄”者,二是 “中低平衡”者,三是 “拾級而上”者,四是 “笨鳥先飛”者。
中考500~599分數段復讀的最多
對于中考,什么層次的學生報名復讀最多?明師教育中考復讀全日制校長徐東旭認為,考慮復讀的學生主要有四類:有的學生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雖然挺用功,但成績一直起色不大;有的學生是原畢業學校管理相對薄弱,并缺乏名師指點,結果中考不理想;有的學生覺醒比較晚,初一初二基本沒怎么學習,到了初三甚至是初三下學期才開始用功,成績也不斷上升,但最終因時間不夠,結果中考不理想;有的學生因志愿填報不合理最終沒有被理想高中錄取,也不愿意就讀職中。今年500~599分數段復讀的學生最多,其次是400~499分,和往年情況差不多。
復讀要提升成績,在于補齊短板
中考學生如果選擇復讀一年,如何才能提升成績?徐東旭認為,中考復讀生主要面臨心理壓力問題和學習壓力兩方面問題,要解決這兩大問題,需要學生、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要幫助學生重樹信心,走出陰影,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教師的感染力作用;其次,注意創造和諧環境,緩解學業壓力。教師和學生要建立一種朋友式的友好關系,家長要避免過于干涉與過于期待,注重言傳身教。最后學生應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照考綱,制訂計劃;認真聽講,跟著老師走。重視基礎,回歸課本;強化訓練,克服眼高手低;保持動力,克服惰性。高考學生如果選擇復讀,又該怎么做?謝丁連認為,學生要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要知道自己知識上的短板是哪一塊,一定要弄明白,然后加以鞏固。
明師教育高考復讀副校長梁綺君認為,復讀的學生應該有恰當的定位,期望值不可過高,當然更不可過低。例如一位今年考了600分的考生復讀,定位就應該是“三大校”或其他名校。但漲分空間不會超過100分;高考在400分的考生復讀,定位就應該是重本,漲分至少在100分或更多。因為起點不同,漲分空間自然有區別。其次,復讀的學生應該盡快掃清障礙,全身心投入復讀,最好是能提前進入預科班。這些障礙是指:學生水平考試是否合格,不合格應盡早準備一次補考過關;英語口語水平上年考試如何,是否需要復讀中加強強化訓練;外省考生是否具備高三學籍,能否順利回鄉參考;應屆生新課是否結束,暑期是否參加原校補課完成新課等等。因為各校復習的進度大都是一致的,不可能遷就少數人。
復讀常會出現三大問題
三分鐘熱度型 高考失利,痛定思痛,自然有強烈的復讀愿望。但十天過后,一個月過后,尤其是一兩次考試失利過后,很可能灰心喪氣、一蹶不振的情緒就會抬頭。這是復讀最大的忌諱。至于怎么解決,學校、教師、家長、學生自己都應該增強“毅力意識”、“挫折意識”,有平和的心態,各方面也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
被動備考型 很多學生復習備考既無長計劃、短安排,又無明確的目標意識,只能被動地跟著教師復習進度走,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或其他任務,更談不上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主動培優診跛,主動提升復習效率,自然成績難以有所提高。一個好的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掌握復習備考的各種技巧方法;而一個好的學生也應該變被動為主動,苦干加巧干,一切以效率為本,自然成績會提升。
心理脆弱型 此類學生不擅長與人交流,喜歡單打獨斗,不愿與人合作,更受不了丁點兒的打擊和諷刺。表面看,他們很用功,但封閉的內心和固執的個性往往使他們事倍功半。對此類學生老師要尤其關注,多進行合作交流教育,多開展有益的班級活動如“手拉手”等。
復讀故事:重視每一次考試;不懂就問,及時解決問題
去年,因中考成績與高保線相差一分,許泳晴與夢想高中廣東省實驗中學擦肩而過。為了夢想,她選擇再戰一年。今年中考,她考了732分,成功被廣東省實驗中學錄取。實現夢想,她有復讀“三大法寶”。
許泳晴選擇復讀,起初父母包括周邊的親戚朋友,都試圖勸她放棄,怕她承受不起壓力。但最后,父母終究拗不過她,同意她復讀。
重視每一次考試 剛進復讀學校時,許泳晴信心滿滿,認為基礎知識自己都掌握了,上課也沒有注重課堂效率,課后也沒有對筆記認真整理,而不好的作息習慣也讓她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
后來,區統考成績出來給了她當頭一擊,她從復讀學校的第一名掉到了第十四名。一盆冷水從頭潑到腳,面對這樣大幅度的成績下降,許泳晴“冷”得打起了哆嗦。當許泳晴在課間對著課本發呆彷徨時,班主任耐心地與她促膝長談,認真聆聽她對這段時間存在的壓力的傾訴,溫和地指出她存在的不足之處與可以改進的地方,并與她一起制定接下來的學習計劃。一股暖流注入許泳晴的心中。
自此,許泳晴的學習狀態開始發生轉變。她認真對待起每一次考試來,考前認真準備,考后認真總結。即使不是每一次考試都能得第一名,但她始終銘記要勝不驕,敗不餒。每天早上起來,許泳晴對著鏡子,大聲地自己說:“我能行”,便覺得充滿了力量。為什么要重視每一次考試,許泳晴強調說:“因為考試其實不僅僅檢查的是學習的知識,更是我們考試的一種心態。能在最后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對待中考。”
不懂就要問,及時解決問題 許泳晴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面對難點疑點,下課后立馬就去請教老師,同時帶上一個錯題記錄本,記錄老師說的重點,并在問完后請老師在本子上簽名。看著滿滿的簽名,許泳晴心中總會感到特別滿足和充實,學習也更有勁頭了。每個科目也會按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進行訂錯。考試前專門看訂錯本,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間,許泳晴會主動找學習小組組員一起討論比較有意思的題目,或互相抽查背書的熟練度。定時主動去找每人專有分配好的“夢想導師”談心。
許泳晴坦言,既然選擇了復讀這條路,注定不會很輕松,決定去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狠心磨煉自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