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區正聲小學9月1日迎來一批入讀一年級的新生,他們身穿漢服,叩拜先師,額點朱砂,寫字做人,擊鼓鳴志,進行了一次尊師崇禮的啟蒙教育,完成了人生四禮中的頭一禮——開筆禮,以最雅正的形式體驗了新學期的第一課。
“開筆禮從孔子時代流傳至今,是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正聲小學位于詵敦村,是孔子世家遷居嶺南的分支所在,讓孩子通過開筆禮懂得感恩立志、尊師重道,將正聲的雅正文化發揚光大。”正聲小學校長朱海表示,這樣的開筆禮就是要讓孩子們在“繁文縟節”中明白做“人”的意義和責任。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朗朗的誦讀聲,拉開了正聲小學新學期開筆禮的序幕。在主持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先是“自正衣冠”,整理自己的著裝,意味著做一個干凈整潔的人;然后“互正衣冠”,幫助父母整理著裝,意味著做一個孝順的人;最后“師正衣冠”,老師們親自為學生整理著裝,意味著做一個謙遜的人。
“衣冠不僅是為了遮體,更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風貌。”朱校長解釋道,“童蒙之學,始于衣冠。讓孩子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做一個堂堂正正的雅正少年。”
開筆禮作為古時人生的首次大禮,在開學的第一天,學童都要早早起床來到學堂,參拜孔子像。正聲小學的開筆禮也將這一傳統沿襲,正衣冠之后,隨著主持老師的一聲口令,孩子們一個個低頭彎腰,向孔圣人鞠躬行禮,表達敬仰,表示對傳統文化的尊崇,對即將展開學習生活的向往。
“‘朱砂啟智’又稱為‘開天眼’。古代學童入學讀書前,都會有啟蒙老師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央點上紅痣,稱為點‘聰明’。”正聲小學的督導老師劉秀麗解釋道,“痣”通“智”,用點紅痣來寓意孩子們能夠開啟智慧,做一個聰明、好學、快樂的人。
隨著古樂聲的響起,老師端起朱砂,手執毛筆,在學子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為學子們祝福。孩子們一個個既興奮又好奇,仰著小臉,等待著自己“開天眼”的那一刻。
一方硯臺,一支毛筆,一張宣紙,一撇一捺,一個方方正正的“人”字,在孩子們還握不穩毛筆的小手中躍然紙上。在書法教師韓月德的帶領下,每位學生都認真地書寫起自己在學校的第一個“人”字,它意味著孩子的做人從今天開始,從此刻開始,從寫下這個還不太漂亮的“人”字開始。
韓月德表示,寫字識字是學習文化的第一步,在孩子學習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是最為重要的,這一撇一捺互相支撐,就像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與同學間互相幫助,與父母間相親相愛,才能收獲真正的幸福人生。
咚咚咚……擊鼓三聲,明志立誓。“鳴”通“明”,“鳴志”即“明志”,擊鼓的聲音越響,聲音傳得越遠,說明志向就越遠大,孩子們為了三聲響鼓,提氣用力,把自己的鼓聲傳出去,把自己的志向傳出去。
“我長大想成為一名老師,因為老師們都知識淵博。”“我要去當兵,做個大將軍。”“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要孝順父母。”孩子們一個個上臺,擊鼓鳴志,千奇百怪的理想逗得家長和老師們忍俊不禁,而那背后深藏的一份感動,更是讓家長們直呼孩子長大了,是開筆禮讓孩子開始懂得什么是夢想和責任。
幽幽茶香伴著甜甜的一句“老師,您辛苦了!”,孩子們端起茶杯,向自己敬愛的老師敬茶致謝,感謝老師將知識無私地傳授,感謝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感謝老師為教育燃燒蠟炬。從今天開始,十多年的學習生涯即將展開,未來的路上除了父母的陪伴,最親的人中還多了個敬愛的老師。
隨后,每一位老師都為新生送上一本書,希望他們可以好讀書,讀好書,最終讀書好。
201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成長路上,夢想花開
201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成長,因夢想而精彩
201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不滅的夢想
201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把夢藏在心里
201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別讓任何人偷走您的夢
201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有夢就有明天
2013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光輝歲月之我的青春夢想
201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對于夢想,你是否全力以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