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劉曉雪(化名)近日順利入職國內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
“工作非常好找,很多互聯網公司需要哲學專業的人,這種情況在前幾年就出現了。”7月5日,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從各地教育部門公布的2016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來看,哲學、歷史等過去冷門的專業,就業率開始走高。
對此,人力資源部研究院研究員張麗賓認為,隨著經濟技術變革加快,互聯網在各個領域廣泛運用,對有人文背景的專業人才需求量在日益增加。
哲學專業就業率高
劉曉雪介紹,她所工作的互聯網公司,在做產品開發時,一個產品組需要的人才包括心理學、歷史學、哲學、計算機等多個領域。
“有些產品設計涉及到人性的本質分析,哲學是很對口的專業。”她說。
此外,“用戶訪問網站、搜索信息,后臺有產品組在做客戶畫像的分析,然后根據對用戶的畫像,推送產品。”劉曉雪說,這里面涉及到對用戶需求、個性特征等分析,所以哲學、心理學等都需要。
據華南農業大學統計,2016年該校文史法哲類畢業生1412名,占全校畢業生的13.68%。文史法哲類本科生有13.95%進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互聯網公司對于哲學專業的需求增加,其表現之一,是哲學專業的就業率非常高。
據今年陸續公布的北京、遼寧、廣東、山東等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均顯示哲學、歷史等專業就業質量好。
比如山東數據顯示,2016屆該省非師范類本科生農學學科就業率最高,為95.80%。其次為工學、哲學、法學和經濟學,分別為93.63%、93.08%、93.04%和92.68%。
遼寧2016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排名前五位的學科是歷史學(92%)、農學(91.9%)、哲學(90.6%)、教育學(90.5%)、工學(90.5%)。
北京的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地區高校本科專業哲學就業率最高,為99.02%。在博士階段,哲學就業率達100%。
2016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也顯示,當年該省畢業生薪酬最高的學科是哲學,月薪達到了4507元。
新興產業需求增加
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教授俞學明認為, 互聯網公司對哲學、歷史學等的人才需求增加,首先是各網站頻道需要內容編輯,自媒體給了每個人發展的空間,哲學學生可調用的智力資源是豐富的。
其次,大數據時代強調結合人的心理需求進行精準服務,哲學專業的學生有比較好的思維訓練,分析能力強,知識面寬。
最為重要的是,科技發展到了今天,很多問題已經涉及到對人的本質屬性、人的生活方式、科技與人的關系乃至文明的邊界等問題的思考,那些曾經被認為是“無用”的哲學思考,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
俞學明進一步認為,哲學專業對人的思維訓練效果好,后勁足,發展潛力大。一旦學生突破了初次就業專業不對口的限制,在未來的發展中會顯示很好的實力。
北師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賴德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哲學、歷史等冷門專業就業形勢好,可能也與過去供給較少有關,而新興產業發展對這類專業需求在增加。
比如2016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北京地區高校哲學本科畢業生僅 204人,就業率是99.02%,歷史學本科畢業生更少,只有199人,就業率為95.6%。
同期,北京地區經濟學本科畢業生有4174人,法學專業有3064人,工學專業有15415人。但是工業專業本科就業率也不低,為97.52%。農學專業本科生有812人,就業率為97.13%。
張麗賓認為,在發達國家人文專業也很受市場歡迎,中國目前工科專業較熱,是因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導致,隨著互聯網行業發展更快,一些冷門專業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被催生出來,這是技術變革導致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