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去一周,考生和家長又為填報志愿忙碌起來。如何在短時間內篩選有效高校和專業,一些報考輔助機構和填報志愿APP成了家長的“救命稻草”。北京晨報記者從幾家服務機構了解到,一對一輔導便宜的1萬多,貴的高達4萬元,但“天價”也擋不住家長的熱情。與此同時,大量高考志愿填報軟件、APP也上線,魚龍混雜、價格不等。專家提醒,家長需先掌握一定知識,在選擇服務和機構時擦亮雙眼,避免上當。(6月15日《北京晨報》)
雖然高考的筆試部分已經落幕,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志愿填報這個“大考”。長期以來,高考考生可以說是“十年寒窗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為這一朝“金榜題名時”,全面實行平行志愿投檔以后,許多家長和考生對于志愿填報更加“拿不準”,面對龐雜的專業,數量繁多的高校,讓很多家長頭疼、犯難。因而,為了“幫助”有需要的家長和考生,各類高考輔助報志愿產業應運而生,而很多家長為了省心省事,為了孩子的能上一個如愿的大學,不惜花高價“咨詢”。
面對高考志愿填報,有些家長甚至不惜花費千元甚至上萬元來咨詢,可見考生及家長對于高考志愿填報的重視。可是,這費用高昂的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就真的能夠幫助考生完美實現大學夢嗎?筆者以為,高考志愿的填報,高考分數是一方面,其次是要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以為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來選擇。如果只是根據“大數據”算出了一個很有把握的院校,可是所選考生對專業缺乏興趣,同樣會采取“混日子”的方式對待大學生活。
而從現實情況來看,高考志愿咨詢市場之所以如此火爆,一方面說明家長對于孩子高考的重視,可另一方面恰恰說明我國目前教育部門信息公開力度不夠,家長和考生缺乏相應的信息,處于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狀態。且剛剛從高考的掙脫出來的考生對于專業和職業規劃都沒有明確的認知,很多考生只是聽之任之。由此可見,從中學時期推進職業生涯規劃頗為重要。
即便全面實施平行志愿,但志愿填報仍然有一定的博弈色彩,對于志愿填報咨詢服務行業來說,這條路還很長,由于沒有具體的行業規范,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還需要家長和考生在選擇是不能盲目。任何數據也只能作為參考,關鍵還需遵從自己的實際來選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