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的經濟學反思---第三屆思想中國論壇”現場(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5月29日,由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和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后危機時代的經濟學反思——第三屆思想中國論壇”在上海財經大學召開。約20余位國內外經濟學領域里的重量級專家學者與會并研討。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夏斌與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蔣傳海分別在開幕式致辭。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副理事長韋森主持開幕式并作學術交流發言。
夏斌表示,理論創新不僅需要有靈感,而且更需要付出辛勤的腦力勞動。科學是人類知識不斷發展、不斷累加的結果,自然科學中熱力學、光學、電動力學和量子力學等等,都是基于經典物理學、經典力學基礎的發展的。同樣,經濟學說也是理論積累,理論發展中發現了理論創新的空間。馬克思在博覽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等學術著作基礎上進行了的批判性的汲取,從而形成思維上的探索、思想上的創新,由此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如今,中國經濟學人也應在大量閱讀了解前人經濟學術著作基礎上,結合實際、立足當代,才有可能進行理論的創新,才有可能成為思想精髓集大成者。
蔣傳海表示,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乏力,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新一輪增長困境,全球范圍內的新常態,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含義是不同的,尤其是對于中國的意義更加獨特。厘清新常態的經濟學意義,將有助于認清當前的新問題、新變化,適應新常態。“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新一輪的改革,將貫穿于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不同的經濟學思潮和流派試圖解釋現實和預測未來,從不同的視角考量后危機時代的經濟學,開展深入地討論交流,有助于形成許多有價值的理念,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奉獻出思想的盛宴。
開幕式后會議分三個圓桌會議就“微觀視角的反思:監管與公司治理”、“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前沿: 理論、方法和工具”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前沿:理論、方法和工具”三個議題進行了探討。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帕特里克?博爾頓,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勞德?梅納得,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哈拉爾德?厄里格分別作專題發言。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馮根福教授、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長江商學院經濟學許成鋼教授、廈門大學龍小寧教授、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宋丙濤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許小年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北京大學全球開放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余淼杰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謝丹陽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李哲等國內知名學者,從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對后危機時代經濟學不同學術流派的前沿研究進行了學術交流發言。
會議為期一天,共近300位經濟學或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實業界代表參加此次論壇。
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夏斌致辭(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蔣傳海致辭(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副理事長韋森主持開幕式并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第一圓桌會議“微觀視角的反思:監管與公司治理”專題(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帕特里克?博爾頓(Patrick Bolton)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馮根福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長江商學院經濟學許成鋼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第二圓桌會議“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前沿-理論、方法和工具”專題(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勞德?梅納得(Claude MENARD )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廈門大學龍小寧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宋丙濤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許小年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第三圓桌論壇“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前沿:理論、方法和工具”專題(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哈拉爾德?厄里格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北京大學全球開放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余淼杰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常任副教授李哲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謝丹陽教授作學術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