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學美國尋找實習機會的方法-工作職位申請
一直沒有打算長待美國,只想好好利用opt多體驗一下法學院以外的美國。所以我的目標只是實習,且不考慮做移民業務。因為之后想進律所,我找的實習都是律所的機會。 我抱著實習的目的申請了各種工作或者實習機會,其中工作機會居多。小本LLM找工作沒有競爭力,我的命中率的確很低。
簡歷投出后平均回復時間是兩周,有時候也會很快就有回復。我經歷過的面試,基本都是先自我介紹,然后面試的律師會圍繞你的簡歷向你提問。開放型問題每個律師的關注點都不同。專業問題很少也簡單,碰到過翻譯和一個簡單的案例讓你回答處理這個案件爭議點的思路。
1.1. LinkedIn
LinkedIn上面一搜索就會有招聘信息。此外可以多看看跟自己背景類似的律師們的職業經歷,他們中有的會寫實習經歷,這樣你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有實習機會,去申請能提高海投命中率。
1.2. Craigslist
我用的最多的是通過craigslist nyc上的招聘廣告。大部分是正式工作還有少數實習。這上面的機會基本都是recruiter、很小的律所或者solo practice。我拿到的面試機會大部分來自這里,大部分沒面上。這些面試中碰到過奇葩華人所,地址為45 West 34th Street, Suite 603。網上搜索這個地址出現的是一個英文名的律所。他家的面試通知也不會寫自己律所的名字,只給地址。到了這個地址找到辦公室會發現門口各種中文律所名字錯亂地掛在門上。第一次面試就要求應聘者提供各種具體文件(opt卡、本科畢業證等等),面試還會問生辰時間。很多在紐約找實習的LLM都碰到過這個律所,一致表示反感,直接拉入黑名單。
1.3. Indeed
另外還有一個網站:indeed求職網站。這是我當時知道的第一個專門求職的網站。上面的招聘信息基本都準確有效,招聘者更多樣化,有各種公司或律所,雖然也多是小律所。
別的求職網站monster, intern match, doostang等,用得少體驗也一般,跟indeed大同小異吧。
1.4.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這個網站是一個校友律師告訴我的,我曾申請過她團隊的paralegal,她告訴我這個職位跟法律關系不大不適合我這種背景,建議我去找“正經”一些的機會。很感謝她愿意花時間給我回電話并分享這些信息。
ABA網站career center有一些職位,可以試試。
1.5. 谷歌搜索(來自微信分享)
微信公眾號上有一篇文章:“LLM在美國找工作的渠道”,作者主要分享了如何通過Google限定關鍵詞搜索相關機會。很實用。
二、留學美國尋找實習機會的方法- 碰運氣海投
2.1. 法學院在律所執業的老師
法學院都會有老師在律所工作同時在法學院講課的,可以給這些老師發郵件申請實習機會。最好是在校期間就跟這些老師聯系上,去聽聽他們的課混個臉熟之類的幾率大很多。
找實習準備的晚也是一個教訓。在法學院的時候,只知道考完bar之后要找實習,別的幾乎任何行動都沒有。后來給老師們發郵件,只收到了幾個禮貌性的回復說目前沒有機會。
2.2. 打電話或者walk in
我現在能記得的康村法學院LLM advisor關于找實習說的有效信息有三點:你最好能有personal connection;人在紐約能親自去律所能獲得實習的機會更大;通過ny bar以后機會更多。
第一點我原來不了解,后來也有幸被內推過好機會去面試,不得不說此話不假。
第二點有師姐也肯定過,說人在紐約對方才會考慮。我海投后沒消息,到了紐約后給一些律所打過電話,也嘗試直接登門拜訪的。總的體驗是,大所這條路走不通,小所可以碰碰運氣。大所的前臺接到電話一般就回絕你了,或者幫你轉HR的語音。大所沒有預約,連大樓都進不去。小所很直接,會告訴你是否有實習機會,有的前臺人好的話會收下你的簡歷。
第三點我的感覺是,ny bar是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這個資格無法彌補我作為外國學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短板。實習都是短期的,從通過bar到宣誓也還要一段時間,實踐上難起作用。考ny bar主要靠應試能力,法律寫作等語言上的能力并沒有提高。所以在ny bar成績出來之前和之后,去面試唯一的區別就是你多了一點證明你學習能力的事實。
2.3. Nalp Directory
這個網站是我在Yale給international LLM career guide的手冊上看到的。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敬佩Yale的career office。那本手冊寫得非常詳盡且實用。康村法學院令我最不滿意的一點是career office,LLM和JD區別對待,所有LLM只有一個advisor且他幾乎除了反復強調美國機會難難難只是給大家proofread 簡歷。即使去詢問如何找實習,也沒有得到實質性好建議。不過advisor人的確很和善,可能他其實是在含蓄地告訴我們還是趁早回去工作靠譜。而且據說大部分法學院career office不管對JD還是LLM都沒有太大幫助。吐槽歸吐槽,找工作什么的最后都得靠自己。
回歸正題,Nalp里面可以查到哪些律所近期招聘過foreign LLM畢業生。可以從篩選出來的律所里面試試。
2.4. 給校友發郵件
有的律所可以搜索律師們的畢業院校,找找校友看能不能推薦。發出去了不少郵件,只有一個Cornell畢業的年輕女律師回復我說,可以在給HR的郵件里提到她并表示愿意解答我的任何問題。這封郵件我讀過很多遍,在一堆據信中,它簡直就是黑夜中的一顆星。本科校友沒有任何回復。可能這種方式太冒昧,所以也不推薦嘗試了。
三、留學美國尋找實習機會的方法-內部推薦
這是最靠譜的路徑。實習不像工作,招聘方無需太多支出,有個人關系推薦過去體驗一下很容易。此外,很多實習機會沒有po出來,都是內部消化了。所以如果有認識的人在一個地方實習,之后有機會你就能第一時間知道。或者哪怕你通過很多個中間人或其他渠道知道了某個實習機會,自己發簡歷過去也很可能拿到面試機會。
四、留學美國尋找實習機會的方法-其他
以上都算是常規途徑吧,也聽說過不少偶然事件。例如火車上、看一場演唱會或某項運動的比賽時,旁邊坐的是位律師,聊得愉快最后律師愿意提供一個實習機會。我也曾因為看了一篇關于某大所合伙人的文章,有感而發給她寫了郵件附上了簡歷后來拿到面試機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