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北京市將實行“3必考+3選考+體育”的新中考模式,即語數外為必考科目,其他科目實行選考,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學)中選擇3門參加考試。盡管離新中考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記者最近走訪發現,不少學校已經開始提前行動,調整學時、個性走班、八年級增開化學課等各種應對措施紛紛出爐。
在新的中考改革方案里,以往不受重視的小學科開始參與中考。而多年來,史地生思想品德幾科從來就沒有經歷過中考。為了解決“斷層”問題,不少學校在初一的期中、期末考試中就已經加入了小學科內容,讓學生初步體驗新中考科目題型,為今后選科做好準備。據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的副校長占德杰介紹,該校已經在初二學生中進行了小學科的首次選考嘗試,讓學生體會到優勢科目給總分帶來的變化。
為了應對新中考帶來的選考變化,不少學校也對課程的開設進行了調整。二中分校在堅持開設語文閱讀課、英語口語課,歷史、地理“教師走班”教學的基礎上,又在八年級增開了化學課。“初三面臨選考,初二開設化學十分必要。”據介紹,調整不是簡單地把初三的內容放到初二來學,而是內容上的重新設計,有的還組織了化學教研組的老師一起來設計初二化學學案,比如在物理課如密度、氣壓等內容還沒有學的情況下,將化學中的部分內容進行整合和設計。
在課程調整的基礎上,一些學校也在探索個性化的走班模式。比如,六十五中對初三第一學期的課程計劃做了初步設計,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每周上午的課程安排,語數外各6學時,物理4學時,化學3學時,總計25學時,上午的課程按照語文英語和數理化兩類進行分層走班教學;第二類是周二、三、四的下午,歷史、地理、生物、音樂、美術各1學時,體育3學時,政治2學時,總計10學時,這三個下午的課程按照全年級分層進行走班教學;第三類是周一、五下午,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各1學時,生物、化學各0.5學時,按照選考學生所選科目共3學時進行選考走班教學。
二中分校則結合學生特點,根據學生初步選科方案,確定了“優先三科或定二走一”的模式。所謂“優先三科”也就是說,學校將選科完全相同的同學編制成一個行政班級,這個班級的所有同學課表完全一樣;“定二走一”就是將有兩門選科相同的同學編成一個班,另外一門課程采取走班的形式;學校同時制定了不同方案的課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