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揭陽,有一群特殊的青年志愿者正在享受“公益假期”,通過關愛他人來回報他人的關愛。他們都是大一的學生,家庭經濟較為困難,但一入學就從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領到每月200元的“工資”。在人生的第一個大學假期,他們選擇做志愿者,為許多素不相識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據了解,揭陽建立普惠型長效助學機制,成立大學生發展基金會,資助1515名貧困大學生每人每月領取助學金200元。今年,該基金會又創新扶持貧困大學生成才的方法,與揭陽市青企協簽訂假期實習協議,100多家企業將提供社會實踐平臺,給貧困大學生授“魚”又授“漁”。
2月1日晚上7點半,揭陽市區電力花園附近的“幸福驛站”燈火通明,許多市民群眾在驛站前借書閑聊,洋溢著節前的喜慶氣氛。志愿者李聲鵬忙得不亦樂乎,他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大一學生,笑稱自己回鄉休寒假第一次來當志愿者,不免有些“手忙腳亂”。
“幸福驛站”是揭陽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市區建立的志愿者服務站,提供借閱書報雜志、借用運動器材、手機充電、指引交通等多種免費服務。李聲鵬告訴記者,放寒假以后他在自家親戚商店內幫忙,還要看書、調研、完成學校布置的職業生涯規劃書作業,“本來很忙,并不是很想來當志愿者,但今天來了覺得很開心,許多父母帶著小孩來借書,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一定多參加。”
這個寒假,300多名享受“公益假期”的大學生志愿者,都是從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資助的1500多名大學生中招募而來的。
地處粵東的揭陽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為破解貧困大學生就讀難題,揭陽市委、市政府2012年9月發起成立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為新入學的揭陽籍全日制本科貧困大學生提供生活資助,至今已募集到社會各界捐款1000多萬元,首批為1515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發放每人每月200元的助學金。
作為基金會的牽頭單位,團揭陽市委為受資助學生設計了一個“公益假期”。團揭陽市委書記孔博說:“我們在受資助大學生中公開招募志愿者,他們可以參與團市委組織的‘青春情暖’系列關愛活動,還可以在各‘幸福驛站’參加志愿服務。”
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許東瑾說,基金會希望培養大學生具備良好品行與社會責任感,因此鼓勵引導部分受資助大學生利用寒假時間,在家鄉通過為路人指引交通、提供醫療咨詢和免費充電等一系列的志愿活動,讓大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奉獻的快樂,不斷提高當代青年的服務意識,樹立使命感和責任感。
“對于這些青年學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學好功課,照顧好自己,善待父母和身邊的人,盡快成才。”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謝錫杰說,其實做好事不一定要等到賺了大錢以后才能做,回報社會不一定需要驚人的壯舉,讀書期間利用寒假做義工,從零開始也是為家鄉人民做好事。
從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建立之初,揭陽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該基金會既要成為“愛心育才工程”,更要成為“思想道德建設工程”、“慈善生態營造工程”、“城市形象塑造工程”。要以基金會為依托,在物質資助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引導受資助大學生健康成長、立志成才、回報社會,進而在全市營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環境。
揭陽市委副書記謝峻說:“只有用愛點燃愛,才能將愛一直傳遞下去,團揭陽市委和大學生發展基金會引導受資助大學生從事公益志愿服務傳遞愛心,希望大學生通過力所能及的行動服務社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關愛的溫暖。”
2月6日,團揭陽市委聯合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召開關愛優秀貧困大學生座談會。揭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與受資助大學生代表進行深入交流,對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困惑給出許多建議。
在會上,揭陽市大學生發展基金會與揭陽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簽訂大學生實習協議書,架起受資助大學生和數百家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多渠道為受資助大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和崗位實踐的平臺,讓大學生不斷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更好地回報家鄉,回饋社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