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指標到校”后每個學生均可申報
近日,“指標到校”的新政出爐后引發眾多討論。有家長擔心此舉或導致“高分落榜低分錄取”,也有家長表示尚不清楚學校方如何分配指標。昨日,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政為更多人創造入讀名校的機會,不存在學校內定指標生的情況,將按照中考成績排名確定。
●焦點1或現“高分落榜低分錄取”?
“指標到校”意味著不管在任何一所初中讀書,只要成績好,都有機會入讀名校。江東分析:“這樣普通初中的學生進入名校的機會增加了,只需要通過校內競爭就可以勝出。”江東分析,這項政策的出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初中擇校現象。
兒子在廣雅實驗讀書的吳女士認為:“此舉或導致高分落榜低分錄取,不公平。”吳女士分析,廣雅實驗學生的整體成績不錯,但新政策下來,可能會導致考了700分的學生沒有被廣雅中學錄取,其他學校分數較低的學生靠指標卻被錄取。
對此,江東解釋,新政可能會出現個別不公平情況,但從整個大局出發,卻能為更多人創造入讀名校的機會。
●焦點2
生源素質不一釀“新歧視”?
“上海也實行指標到校,2012年有四所學校退出,理由就是生源受影響。我們也同樣有這樣的擔心。”省實驗中學相關負責人坦言,學校還擔心個別學校為了能讓更多學生進入名校,鼓勵成績好的學生不去競爭指標生,而將指標留給部分成績中等的學生。國內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博士則表示,“指標到校”在均衡教育資源的同時,可能會促使高中把這些學生單獨編班,造成新的歧視。這樣的擔心也出現在部分家長的身上。“高中教育階段屬于特色教育,我們會考慮每一個學生的特性。”省級某示范中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未正面回應是否會“分班教學”,只稱不會區別對待這部分學生,但是也會考慮這些學生的整體水平,實行特色教學。
●焦點3
學校是否按成績確定指標生?
孩子在越秀區念初三的陳媽直言,孩子平時成績還不錯,如果能獲得指標,上示范性高中的機會很大,但目前她尚不知學校方如何分配指標。網友“星星雨”表達了同樣的質疑:學校是實名推薦,還是按成績分配?
昨日,江東說:“指標分配給學校,并不意味著學校再將指標分配給個人,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填報。”江東繼續解釋,比如某所初中有2個執信中學的名額,有10人填寫了志愿并達到最低錄取分數線,最終只有兩名最高分學生才被錄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