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根據美世留學專家的多年申請經驗來說:申請8~12所都是比較合適的。而這其中,又可以根據申請的申請條件劃分為三個不同檔次:沖刺、匹配、保底。
1.沖刺院校:一般會選擇2~3所申請條件高于申請者自身條件的院校。但并不是與申請者條件相差甚遠的哈佛、普林斯頓。而是,按照學校歷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申請者勉強夠,或者差一點,但如果今年分數降低一點,就能被錄取的大學。
美世建議:這類大學一般建議選擇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TOP30以內的。可以根據所申請的專業,以及學校的地理位置,學校的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做進一步篩選。不建議申請太多,2~3所就可以了。
2.匹配院校:美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與申請者的申請條件持平,這類學校可以選擇4~6所。這部分學校的錄取率一般在75%以上,被錄取的機會很大,但也可能因為各種突發狀況,拿不到offer。
美世建議:這類大學一般建議選擇US News 美國大學排名TOP40~TOP100以內的。也就是雖然不是常春藤。也不算是頂尖名校,但學校聲譽和整體排名還都不錯的同學。但其實這個區間內的競爭十分激烈,因為絕大多數申請者申請的都是這個區間的大學。申請的人多了,即便你滿足了學校的最低入學要求,也可能會被美國大學“擇優錄取”的原則直接pass。
3.保底院校:與沖刺院校一樣,也是建議2~3所。保底院校與沖刺院校恰恰相反。簡單來說,就是你躺著也能進的大學。這次院校的錄取條件可能要比申請者的自身條件低,主要是為了確保100%被錄取。但也不是說,隨便選一個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200開外的大學。
美世建議:保底院校可以分兩個方面做選擇:1)學校錄取率比較高的大學,比如UIUC,一直被譽為保底界的扛把子;2)學校排名一般的大學,一般建議至少TOP150吧。或者,專業排名還不錯的大學。不建議選擇一個你本人并不喜歡的大學。萬一,你只收到了這所大學的錄取offer,你難道真的要去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大學讀書嗎?
由于申請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一般來說申請8~12所大學就差不多了。太少,則容易導致錄取概率降低;太多,則容易分散精力,得不償失。因此,選擇多少所學校也要根據申請者的時間和精力,提前做好留學規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