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4月15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主辦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教育基金發展的中國路徑”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就中國教育基金事業當前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及未來發展路徑等問題展開研討。財政部科教司司長趙路,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靳諾,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陳希原,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賀耀敏,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原黨委書記、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程天權,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陶曉華,以及財政部、教育部、民政部等部委相關司局負責人出席本次研討會。
靳諾介紹了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在拓寬籌資渠道、創新教育基金管理體制機制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她表示,中國人民大學高度重視教育基金管理工作,學校教育基金會成立10余年來,不斷擴大籌資渠道,積極吸引社會捐贈,在幫扶貧困學生、支持學校事業、推動教育改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為代表,由學校教育捐贈基金孵化、打造了一批高端研究機構,現已發展成為具有國內及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智庫與人才培養高地,在國家的一些重大決策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公共治理研究院立足自身研究平臺,博采眾長,集思廣益,進一步加強理論、模式方面的研究,注重與中國歷史底蘊、捐贈文化、大學性質、捐贈基金發展階段相適應,形成自身特色,構建教育捐贈基金發展的中國模式。”她說。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洪成文圍繞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為我國高校教育基金管理事業發展提出的挑戰與要求,對比分析了國外一流院校教育基金建設管理的經驗。他表示要充分發揮大學教育基金職能,創新高校籌資思路,以進一步提高我國高校教育基金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趙文莉提出我國高校要充分發揮國家財政、高校捐贈配比專項資金的示范激勵作用,圍繞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等議題,創新籌資渠道,吸引境內外捐贈資金,最終實現與國際接軌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高校教育基金發展近年來初具成效,在加大政策投入、拓展籌資渠道、創新體制機制等領域成績卓著。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程天權認為,未來要更深入地推動高校教育基金會建設,匯聚政府、高校、社會及企業資源,群策群力,為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教育基金發展的中國路徑貢獻力量。
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二十余所高校教育基金會代表參加了研討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