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獲得感提升研究”開題咨詢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4月15日,由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朱春奎作為首席專家領銜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獲得感提升研究》開題咨詢與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高小平、東北大學教授婁成武、同濟大學教授諸大建、上海市科委原秘書長徐美華、清華大學教授彭宗超、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吳志華、復旦大學教授黃麗華、鄭州大學教授鄭志龍等校內外專家,復旦大學文科科研處、黨委宣傳部負責人以及項目組核心成員出席了本次開題咨詢會。
由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竺乾威擔任首席專家并領銜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十二五時期八大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創新研究》在開幕式上舉行了結項成果新書發布會。高小平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紀委書記張民共同主持了《綜合配套改革中的公共服務創新》、《電子化公共服務需求偏好、服務質量與民眾滿意度: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報告》、《社會組織視角下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三本新書發布儀式。
隨后,與會專家圍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獲得感提升進行了學術討論與交流。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獲得感”這一概念表明,任何公共政策或改革措施既要客觀上增進群眾的利益,也要主觀上獲得群眾認同。事實上,“獲得感”一方面反映出近年來我國通過包容性增長促進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也契合了社會科學研究的文化轉向,即更加重視社會認同的功能。
據介紹,朱春奎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將圍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提升獲得感的機理與模式、放管服改革提升獲得感現狀調研與制度創新、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獲得感現狀調研與制度創新、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提升獲得感現狀調研與制度創新、持續改善服務質量提升獲得感現狀調研與制度創新等五個方面對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獲得感提升進行系統研究。該項目旨在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理念為統領,從中國社會轉型期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大戰略需求出發,以探索和研究中國特色公共服務模式為主題,借鑒國際社會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獲得感提升的目標追求,吸收世界各國政府治理與公共服務創新的實踐經驗,為中國政府系統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獲得感提升進行專業設計,力圖提供一個完整系統、清晰明確、遠大現實、積極進取的中國特色政府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創新藍圖和路線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