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機關幼兒園的七成學位,向社會進行電腦派位;大幅提高公辦幼兒園保教費,同時堅決禁止收取與入園掛鉤的借讀費、贊助費……日前,廣州市向社會公布《深化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三個配套文件,目前征求意見期已結束。記者獲悉,教育部門正在整理歸納群眾意見,不日將形成文件最終稿并付諸實施。
資源如何共享?
約1萬個機關幼兒園學位名額通過電腦派位向社會開放
7月10日,廣州公布《廣州市公辦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意見規定,以往只招收部分公務員子弟的機關幼兒園,明年起拿出70%的學位,面向社會電腦派位;此后這一比例還會逐年提高,至2016年將不低于90%。“機關幼兒園是我們這些尋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以后也有機會了。”聽聞這個消息,廣州海珠區市民謝永成高興地說。
據今年初提交廣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廣州市2012年部門預算草案》顯示,市屬8所機關幼兒園獲得的財政預算資金達8349.82萬元。由于這些機關幼兒園長期享受高額財政補貼卻總是關門招生,引發社會質疑和媒體的一致聲討。
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表示,此次改革把“機會均等”作為制定相關配套文件的原則,逐步將機關幼兒園學位向社會開放,實現公辦幼兒園的教育公平。
其實,早在去年,廣州市番禺區就率先在區直屬機關幼兒園、東城幼兒園、北城幼兒園等3所機關幼兒園試點,以搖珠派位的形式,拿出學位面向社會公開招生。去年首年試點時,三所機關幼兒園提供了30%的學位向社會開放,今年提升到40%,預計明年將達到50%。
而在市一級,記者了解到,2011年機關幼兒園共提供了1.4萬—1.5萬個學位。依此算來,拿出70%就是約1萬個學位。“雖然這對全市35萬名在園幼兒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畢竟邁出了第一步。”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對此表示贊許,“飽受民辦園高價收費和公辦園擇校贊助之苦的市民,最需要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能讀上與公辦園相當的‘規范性幼兒園’。”
除了機關幼兒園拿出來的學位外,根據此次出臺的《廣州市公辦幼兒園認定標準(試行)》的規定,又有數百個集體、單位辦幼兒園加入到公辦幼兒園的隊伍,使公辦幼兒園的總學位擴容至10萬個,有望惠及更多“草根子弟”。
收費為何上漲?
原收費沿用12年前標準,提價后公辦幼兒園收費明升實降
根據文件中最新公布的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廣州省一級全日制幼兒園1050元/生/月,比原標準漲了780元;省一級寄宿制幼兒園1575元/生/月,比原標準漲了1155元;市一級全日制幼兒園729元/生/月,比原標準漲了509元;市一級寄宿制幼兒園1094元/生/月,比原標準漲了734元。
“一下子漲三倍,太離譜了吧!”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一出,一些有幸將孩子送入公辦幼兒園的家長驚呼。
公辦幼兒園收費,貴還是不貴?為何要漲?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介紹說,公辦幼兒園現行的收費標準制定于2000年,12年來沒調過價,目前收費標準最高是270元/生/月,最低是130元/生/月。為確定合理的調價幅度,市教育局和市物價局聯合委托市價格協會,對全市公辦幼兒園辦學成本進行了調研。經調查,廣州市公辦幼兒園生均培養成本平均約1400元/生/月,省一級幼兒園則為2040元/生/月。“按照國務院和省‘完善政府與社會、家庭合理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的機制’的原則,在未明確各方成本分擔比例的情況下,確定家長承擔部分不超過49%。按照此標準計算,得出收費新標準。”
記者采訪中發現,也有不少家長對漲價表示理解。女兒在越秀區一家公辦幼兒園的江女士算了一筆賬:為進這所園,每年捐資助學費是1萬元,加上每月270元的保教費,一年上9個月,總費用(不含伙食等費用)是12430元。改革后,就算按最高1050元/月算,由于沒了捐資助學費,一年的費用才9450元,“是明升實降了”。
家住海珠區珠江御景灣的陳女士說,孩子在民辦園,每月的保教費達1600多元,即使與漲價后的公辦園比,也高出很多。而這僅僅是廣州民辦幼兒園的中等收費水平。陳女士認為,現在給公辦園提了價,至少讓他們覺得心里“平衡了一點”。
贊助費能否杜絕?
招生需公開透明,同時擴充整個學前教育的優質資源
廣州目前公辦園396所,而全市在園幼兒35萬人。即便是全部學位拿來抽簽,公辦園的學位也是非常緊俏,一位難求。
在越秀區的調研,也證實了記者的判斷。越秀區屬財政辦園的有12所,預計每年招收新生1000人左右,這也意味著,明年至少有700個公辦園學位能拿出來派位。但另一方面,越秀區每年適齡兒童人數為5500—6000人左右,“公辦園誰都想上,6000人爭700個學位,如何滿足這些需求?”越秀區教育局副局長劉小明說。
大家都搶優質學位,在如此剛性的市場,單靠上面一紙禁令,贊助費就真的會消失嗎?很多家長表示信心不足。對此,屈哨兵明確表示:“新政出臺后,與學位掛鉤的捐資助學費、贊助費、借讀費等‘三禁收’。從政府誠信來看,我們不能做掩耳盜鈴的事情。”
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也回應,“如果招生的方式公正公開了,搖珠搖到我了,還有哪個家長愿意交那筆費用呢?只有在招生不透明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該負責人強調,如果真的發生私下收錢的情況,家長可以隨時來舉報。
專家表示,要從根本上杜絕贊助費,唯有靠持續投入,在加大投入建設公辦園的同時,利用財政支持促進民辦園規范發展,擴充整個學前教育的優質資源,“把蛋糕做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