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公辦幼兒園12年來首次提價,同時禁收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和借讀費“三費”。據報道,早在大半年前,臺山就傳出幼兒園漲價消息,臺山市教育局及物價局回應稱,目前未有漲價通知,是否漲價未定。而業內人士稱,目前臺山幼兒園保教費普遍偏低,大部分幼兒園都想漲價。
臺山幼兒園學費價格在每學期1000元至2000元之間,這個價格不單在珠三角,即使在江門地區也處于中等偏下水平,與整個臺山的經濟水平和收入水平相一致。故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家長普遍對這個價格表示滿意。而隨著近幾年物價指數大幅上漲,幼兒園的經營壓力日益加大,為了保證幼兒園的正常運作,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環境,合理提升保教費標準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如某些家長所說的,如果漲價幅度過大(如臺山某幼兒園的保教費擬由原來的每學期1100元漲到3700元),就難以接受了。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到底怎樣的價格才算合理呢?筆者以為,對于這樣一個關乎民生、影響深遠的大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擔當好裁判員的角色,做好平衡弱勢群體利益的工作——把各幼兒園的經營成本攤在陽光之下,接受市民的質詢,并廣泛征求市民的意見,再行制訂幅度合理的漲價方案。千萬不能只聽經營者的一面之辭,罔顧廣大市民的利益,把保教費標準提升到高不可攀的水平,讓學生家長難以承受。
當然,漲價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幼兒園的正常運營,而不是為了讓經營者牟取更大利潤。為此,一旦出臺漲價方案,相關部門必須附帶要求,上漲的保教費要真真正正用到提升教育質量上。比如,幼兒園要相應提升教師的工資待遇,以縮短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的收入差距,留住優秀教師繼續為本地教育服務。而這樣的漲價,不但有利于本地教育水平的穩步提高,也能確保家長購買到更好的教育服務,從而實現市民、幼兒園和社會三方共贏的局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