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同學們聽老師講解注意事項
40名山西師大大一學生在為期10天的生存訓練中要靠自己解決吃住行
假如你走進一個陌生的城市,所有銀行卡被“沒收”,身無分文,你該如何面對這殘酷的生存困境?日前,40名山西師范大學的大一學生來廣州進行為期10天的生存訓練,在這段時間里他們要靠自己解決吃住行等問題。來穗5天,這群90后大學生先后揾工成功,體會到了各種酸甜苦辣,廣州帶給他們的不止是工作,更多的是鍛煉和感受的機會。
身無分文“掃街”揾工
經過近30個小時的車程,7月16日上午11時, 40名山西師范大學大一學生抵達廣州,開始了他們的生存訓練。隨行的還有一名帶隊指導老師和3名助理及兩名攝像人員。按照訓練計劃,40名大學生被分成4組,在出發揾工前他們的銀行卡全部上交由老師保管,身上不能帶一分錢,在生存訓練期間的吃、住、行都靠自己揾工掙來的錢支付。而指導老師只負責安全和思想工作,不插手幫忙找工作。
學生們透露,他們找工作的主要方法是“掃街”,沿著路邊的商鋪、店家和單位一家一家地去問“要人嗎?”但是第一天結果并不理想,只有幾個運氣好的人找到了工作。剩下的學生全部睡在肯德基、麥當勞等部分24小時開放的店里。大多數同學反映“找工難,因為很多地方不招短期工”。
對此,帶隊的霍老師認為首日揾工碰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拉不下臉放不下面子,也不會與人磨”。調整心態后,第二天情況明顯好轉,在上下九和崗頂地區都有學生找到了工作。到7月21日晚上,所有的學生都找到了工作。
露宿24小時店4天壓縮餅干充饑
7月19日下午3時,上下九廣場正中央有兩個相鄰的臨時促銷展棚,一個賣首飾,一個賣手機。此刻室外的溫度是35攝氏度,即使什么都不做,站在烈日下還是會大汗淋漓。4名山西師大的學生在訓練開始的第一天就在這里“幸運”地找到了工作,兩女生賣首飾,兩男生賣手機。
對外漢語專業的小喬,1992年出生,這是她第一次做臨時促銷員。這份工作從上午10時開始,一直要到晚上10時才結束,100元一天,老板管住不管吃,每天吃飯大約要花去16元左右。小喬坦言“雖然辛苦,但自己可以做到,挺有意義的一個活動”。
與其他同學相比,日語專業的小閆算是此次生存訓練中揾工經歷最“坎坷”的一個,也是最晚找到工作的一位學生。“現在一提到壓縮餅干,我就發憷。”小閆說,他直到第5天下午才在石牌東一家餐廳找到一份傳菜工的工作,而在此前4天餓了他只能啃隨身帶的壓縮餅干,困了就滿大街找24小時快餐店容身。找工作時,他得到最多的答復是“不要,不要”,“我們不招兼職的”,“我們不要男生”。很多老板還擺出一副不屑的樣子,有家餐館的老板甚至放話“你要是再進來,我就報警了”。
小閆告訴記者,接連碰壁下來,他“心灰意冷,簡直要崩潰了”,到后來找工作時開口說話都帶著哭腔。無奈之下他向老師發了“求救”短信。最后,在一位同學的幫助下,當上了傳菜工。“很囧!但也讓我清醒地認識到畢業后可能會遇上這樣的情況,我想提前想辦法克服它。”小閆說,從低層做起其實也是很好的,以后的發展關鍵看自己。
鍛煉比掙錢更重要
霍老師說,這40名學生是學校從560名報名的學生中,最終選拔出來參加生存訓練的隊員。這次生存訓練共計10天,之后兩天會參觀廣州一些紅色旅游景點,7月29日回山西。在出發之前,都征得了家里的同意并簽訂了承諾書,學生用在臨汾模擬訓練中掙的錢買了來廣州的車票和意外保險。
據介紹,該校前年第一屆“生存訓練”在上海進行,20名隊員12天掙了7800元,第二屆在西安,18名隊員12天掙了9800元。這一屆的“生存訓練”與學校的“蒔英計劃”相結合,4組之間會相互競爭,最后剩下來的學生將作為“蒔英計劃”的正式隊員,學校將會重點培養。而隊員掙的錢會作為“蒔英計劃”的活動經費。
霍老師表示,掙錢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希望他們能體驗生活,提高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的能力,增強自信心,為將來成為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