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我們都會聽到很多這樣的事例:穩上清華北大的某某學生最后只上了個普通的“985”學校;從未下過600分的考生卻猛跌幾十分導致剛上一本線……每每聽到這些,相信大家都會唏噓扼腕,究竟是什么?導致這么多老師家長眼中的尖子生頻頻在高考時發揮失常,最終高考失敗呢?歸其究竟主要是心理素質太差,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1 過于擔心成績浮動
眾多優秀考生由于平時自己優異的成績,往往越到高三,越臨近高考時,就越容易擔心自己發揮失常,當通過一次次月考或者模擬考試成績出現浮動時,尤其是在自己不是特別擅長的科目上,就會擔心焦慮,心理狀態不佳,這種心理往往還會影響到生理,吃不下飯,腸胃不適等等。
曾經有一篇報道就寫的是一位穩上清華北大的文科生由于擔心自己的數學不好,尤其是在模擬考成績也不是特別理想的狀態下,整個人心情就開始慌亂不安,從而引發腸胃痙攣,尤其是在考數學時就開始渾身冒冷汗,最后連帶著其他科目也不盡人意。所以學生們不要把成績浮動看得太重,一切都按平常的來,越擔心越容易出錯。
2 目標模糊不斷改變
很多尖子生往往一頭扎進學習去了,最后成績很好但卻不知道自己的確切目標,只是一心想說:我要考名牌大學,我要上熱門高校。但究竟考哪一所讀什么專業,他們很多都是迷茫的,而且不結合自身考慮,只憑借一些外界片面的看法就不斷改變自己的目標,這樣也會導致最后的沖刺學習變得迷茫。
曾經有一個尖子生收到了一所“985”高校的免試進入創新實驗班名額,但在她眼里又想著考最好的清華,最后便放棄了,當時他們班上有很多同學都在爭取這個名額,她之后又在反復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決定,在這種不斷糾結和懷疑中,導致自己最后階段的學習也不集中,效率不高,最后高考失敗。
3 忽略基礎眼高手低
很多優秀生都有這樣的通病,喜歡去挑戰高難度的試題和知識點,卻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東西,根基扎得牢,大樓才穩固。只有把基礎夯實了,才能在遇見任何問題時從容面對,游刃有余。
還有很多優秀生往往不喜歡跟著老師的復習大綱一起復習,喜歡自己制定復習計劃,這種其實是最容易走彎路的,有自己的復習綱要固然是好,但前提是要把自己的小計劃附加在老師的大計劃上,而不是凌駕之上。
這三大原因是歷年優秀考生遭遇高考滑鐵盧的普遍教訓,希望高三的考生予以重視警惕,千萬不要讓過往的錯誤發生在自己身上,讓自己保持平常心,樹立一個確切的目標,跟隨班級老師的大方向走,千萬不能讓自己成為嘆息的對象,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
此類現象屢見不鮮,為了避免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我們要學著自我調整,以最好的狀態面對高考。下面介紹五種自我調整方式。
壹、強化自信
不管你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不管怎樣,在備考時,對于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
信心孕育著成功,信心能使你創造奇跡。很多成績優秀在同學在高考中失利,他們不是輸在知識能力上,而是敗在信心上。
貳、優化情緒
心理學認為,人的學習生活中,情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劑,使人的學習生活染上各種各樣的色彩。
有時候變換角度看問題,情緒自然調整過來了。在迎考復習和高考中,要學會轉移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在情緒緊張的時候,聽聽輕音樂,哼哼小調,或伸伸手,彎彎腰,搖搖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戶外,看看云霞,聽聽蛙聲;或與同學聊聊天,講講趣事,幽默幽默。考場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通過這些,調節了心理,優化了情緒。
叁、自我減壓
降低心理預期目標,不要老想著一定要考上大學,考上名牌大學。要知道高考大學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平就是勝利。
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復習與考試,對進入最佳狀態關系很大。若把復習與考試看成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把它看成一種鍛煉,會以平和的心態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機會,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
肆、自我質辯
自我質辯是心態自我調整的良方之一,通過這樣自我質辯,心中的擔憂也就化解了。
例如:有“離高考越近,便越擔心自己能力”的憂慮的同學,不妨進行如下自我質辯。
自問:這種擔心必要嗎?
自答:毫無必要,平時自己一向學習認真,雖不十分優秀,但只要認真做好考前準備,正常發揮,這次考試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為這無端的擔心而苦惱。
又問:這種擔心有利嗎?
自答:沒有,它有百害無一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轉移人注意目標,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后將悔之晚矣。
再問:我該怎么辦呢?
自答:最要緊的是對考試充滿自信,要有條不紊的地組織復習,扎扎實實地做好考前準備。
伍、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
“我行,我一定行”。“我潛力大”。“我進步大”。“我喜歡挑戰”。如遇到自己實在解不出的難題也不要憂心忡忡。面對一顆自己確實吃不到的葡萄,與其在架下上竄下跳白費力,還不如說這顆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長補短,同樣可以成功。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郁,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