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湖南的初三畢業生王蕭(化名),今年中考以總分762分順利升學入讀廣東實驗中學的自籌經費班。擇校是王蕭這兩萬多名非廣州戶籍學生今年入讀公辦普通高中的唯一途徑。
不過,近日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都已正式公布了“3年內將取消公辦高中擇校生”的消息。那么,外地生從此會被公辦高中拒之門外嗎?21日,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取消高中擇校生應是逐年取消,目前未收到廣東省的實施細則文件。
外地生“消化”擇校學位
兩年前,由于父母在廣州工作,王蕭轉學來到廣東省實天河附中當插班生。他發現班里的同學多是非廣州戶籍的外地生,沖刺的都是省市示范性高中的擇校學位,競爭十分激烈。適應了新環境之后,他愈“戰”愈勇,最終在中考中脫穎而出。
在廣州, 像王蕭這樣優秀的外地生很多,幾乎所有的優秀外地生都擠到擇校這根“獨木橋”上,加上廣州本地有些學生還想以“分數不夠錢來湊” 來搏一搏心儀的優質高中,所以每年廣州中考都會刮起一陣“倒掛風” ,即公辦高中的擇校分數線比公費線還要高。但外地生對“倒掛” 無可奈何,只能靠分數立足。而本地生則開始對優質高中的擇校望而卻步。
從今年剛結束的廣州中招錄取情況來看,參加中考的非廣州戶籍考生有23664人,比去年增加1662人。公辦擇校(含自籌經費班)共錄取6709人,其中非廣州戶籍考生5526人,占擇校錄取人數的82%。而廣州戶籍考生有16270人填報了擇校志愿,比去年減少4095人。可以看出,大部分普通公辦高中“擇校”學位其實被外來人口“消化”,而且擇校學位數與非戶籍人口數量有一定差距。
尋因
擇校超標亂收費嚴重
公辦高中擇校一直受法律保護,并制定了“三限”政策,即限分數、限人數和限錢數,多年來全國各地都依照這個政策執行。在廣州,“三限”政策執行得比較到位,每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和分數線都卡得很嚴,省市一級學校4萬元/人的擇校費標準(含3年學費)多年沒變。
不過從今年年初至現在,取消公辦高中擇校風聲越來越緊。近日教育部再次發出通告,從2012年秋季開學開始,每個學校招收擇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收高中學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數)的20%,3年內取消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
因為有的省份高中擇校超標,解決擇校和治理亂收費問題不得力,因此教育部要求在加大投入、合理調整收費標準的同時,要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在3年內取消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
事實上,今年廣州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的比例已率先下降,高中階段省、市一級學校招收擇校生比例上限從往年25%下降到20%,而區、縣級市一級學校招收擇校生的上限則為15%。
疑問
與異地高考政策“打架”?
“取消高中擇校對非廣州戶籍的外地生來說是個壞消息。” 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學李偉成認為,由于教育資源是按照戶籍人口來設定的,廣州目前的高中招生也基本滿員, 受教育經費、教育用地等因素的制約,擴充也不大可能。所以取消高中擇校的話, 外地生想入讀公辦高中,中短期內并不樂觀。
廣州育才中校前校長李統耀認為,高中擇校客觀上有一定的需要,因為廣州外來人口那么多,如果沒有擇校入讀公辦高中的路,對他們來說很不公平。
“為何異地高考都呼之欲出了,而入讀高中卻反而限制起來呢?” 眾多家長質疑道, 如果這兩個政策同時實現,那豈不是在“打架”?
然而,記者采訪中發現,業內人士對廣東可能實現異地高考的信心不足,認為高中入學與異地高考的關聯性不大,關鍵還是看取消高中擇校的相應配套措施。
對本地生是個福音?
對于高達4萬元的高中擇校費,不少本地家長也不甘心。之前還可以“分數不夠錢來湊”,而如今報考擇校學位已經很不劃算了。廣州荔灣區的陳姨說,她的孫子今年中考沖刺廣雅中學,想著公費難考,第一志愿報了擇校,沒想到今年該校“倒掛”了2分,雖然分數上了線,但還要交4萬元的擇校費。“分數高還要交錢,這對我們很不公平。”
李偉成認為,假如廣州真的取消公辦高中擇校,對本地生來說是個“福音”。
不過,也有學校負責人認為,取消擇校生,教育部門有可能以另一種方式促進外地生入讀公辦高中。“以后或許會讓本地和外地戶籍學生一視同仁地報考公辦高中,增加外地生入讀公校的機會。”執信中學副校長陳民認為。
擇校費與區財政掛鉤?
“擇校費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或一刀切。” 這是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的觀點,早在2007年的省兩會上, 他便提出條件成熟的地市,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率先取消招“擇校生”,省教育廳是支持的。
然而,5年過去,廣東并沒有先行一步取消高中擇校生。如今教育部門重申取消,是否意味著條件成熟了?對此,李偉成認為, 目前條件遠遠沒有成熟,因為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還沒有達到適當的標準,高中教育資源不均衡仍長期存在。
李統耀強調,如今的高中擇校已與考大學捆綁在一起,大家想方設法去讀心儀的優質高中,“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大環境下,擇校之門是很難關上的! ”
多位公辦高中負責人表示取消高中擇校對學校影響不大,畢竟高中是通過考試升學的。但有業內人士則透露,擇校費是區財政的重要來源,有些老城區是靠擇校費來補充教育經費的,這正是一直想取消擇校卻做不到的原因。
建議
扶助民辦高中
假如廣州高中取消招收擇校生,外地生進不了公辦高中怎么辦?李偉成建議政府可以大力扶持和資助民辦高中,安置不想回老家讀書的外地學生。
李統耀指出,受生源質量的影響,目前廣州民辦和公辦高中的實力懸殊。但取消高中擇校后,“如果有好生源,民辦高中肯定不會浪費的,成績隨時有可能趕上或超過公辦高中。”他認為,這樣一來,廣州的公辦高中和民辦高中就可以兩條腿一樣長地走路了。
此外,對本地學生而言,如果能夠更好地實現教育資源均等化,加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向一般高中流動和輸入;加大對公辦一般高中、市郊高中的扶持力度,家長就不必絞盡腦汁想著如何花錢擇校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