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我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老師,您有什么建議?”這是25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百年職教工作坊中,一名鄭州職業學校教師向美國教授發出的提問。
“您能提出這個問題,就說明您是一位好老師。”美國馬斯金格姆大學教授沃爾特·休伯的回答讓現場中外嘉賓會心一笑。
25日至26日,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國際職業教育專家對200多名來自廣西、貴州、四川、河南、寧夏等14個中西部省份的中職教育工作者進行集中問診。與會嘉賓和國內教育研究機構、公益機構等代表一起,共同探討通過提升職業教育水平,配合實現中國精準扶貧戰略的話題。
此次活動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花旗集團基金會、高瓴基金會和百年職校等聯合主辦,以總部設于北京,同時在成都、銀川、麗江等9座城市及安哥拉設立分校的百年職校為藍本,圍繞人生技能教育教學、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以及高效教學法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并進行了英語、園藝、電工等教學演示活動。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梅穎在會上指出,通過職業教育為貧困家庭有就業能力的人員進行職業培訓,將使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從而提高青年自我發展能力,加快精準脫貧。
百年職校創始人、理事長姚莉說:“當今中國社會,職業教育作為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已經得到整個社會的廣泛認可。”
她介紹,百年職校建校12年來,在堅持為學生提供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同時,更注重讓來自貧困家庭的中職生掌握持續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應對未來快速變化的勞動力市場需求。
“怎么樣才能解決貧困地區職校生眼界不開闊的問題?”“學生喜歡看手機而不是聽課,我應該怎么做?”“在正面激勵的同時,如何對待后進生?”面對一個個困擾貧困地區一線職校工作者的實際問題,國際職教專家一一作出了耐心解答。
參加工作坊的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們認為,職業教育要助力精準扶貧,需要有針對性、創新性地開展教學,自身辦學質量首先要“脫貧”。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說,中職在校生是特別需要關懷和幫助的一批人,希望中等職業教育能最終培養出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貴州省雷山縣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長李文順感嘆,目前中西部地區職業教育的許多教育理念和方法還相對落后,這樣的培訓非常有啟發。
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600余萬人,其中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和城市經濟困難的家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