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和教師都是屬于事業編制的,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事業編制跟公務員一樣,都是“鐵飯碗”,眾多人都擠破頭往里面擠,但是自從進入2016年,國家下發了一系列的文件,要對事業單位的編制進行削減。首先,實行的是高校和公立醫院,雖然保留其事業單位屬性,但是要取消編制,以后,公立醫院和高校將實行聘任制。這一則消息一出,對于體制內的人來說,影響十分的大,沒有編制的事業單位,跟普通單位不是一樣了嗎?會不會有大量人員辭職呢?小編的回答是:會有人辭職,但是不會出現大量辭職的現象。主要原因,小編分析如下幾點:
一、“編制”改革涉及范圍不大
雖然,以后編制會越來越少,但是本次事業單位改革,這是針對高校和醫院兩個領域,其他領域的事業單位目前尚未觸及改革之風。而這兩個單位,編制的屬性即使去掉之后,對他們的影響并不是很大,醫院和高校以研究為主,收入本來就不低,即使沒有財政撥款,他們也能獲得較好的待遇。雖然有人離職,但是其實是有利于人才的引進和流動的。但是大批量辭職的應該不會出現。
二、思想觀念的影響
在家長眼中,體面的工作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機關單位,銀行、教師、醫生等等。即使高校和醫院取消了編制,但是在傳統觀念中依然是好的工作,就像國企一樣,現在雖然沒有編制,都是合同制,但是沒有人會說國企是不好的工作,也沒有看到國企有大量人員離職,甚至國企現在更加難進了,所有,以后即使高校和醫院取消編制,也不會有大量人辭職。
三、是辭職有風險
不管你在企業還是在事業單位或者國企,在任何的單位,辭職都存在風險性,辭職了,未必會混的好,在別的單位要從頭開始,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比較缺少魄力,自然而然愿意承擔這個風險的人就更少了。另外,能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工作選擇更趨于保守。所有,即使取消了事業編制,小編相信也不會出現大量離職的情況的。
四、收入及工作環境問題
據了解,事業單位取消編制后,一方面可根據其工齡長短大多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只要不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就不會被解聘,待遇不變;;另一方面,按原人頭費撥付財政經費,保證這部分人員的工資福利開支資金來源。也就是說,即使是改革,大家收入也是有保障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