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庫專家與發達國家智庫學者的最大差距是閱歷不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解決這方面問題的措施,比如“推動黨政機關與智庫之間人才有序流動,推薦智庫專家到黨政部門掛職任職”“推薦知名智庫專家到有關國際組織任職”等。
教育智庫是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支撐
智庫(Think Tank)也叫思想庫、智囊團,是為政府部門公共決策提供研究、咨詢與服務,并通過宣傳影響民眾的專業機構,有政府“外腦”之稱。教育智庫作為智庫的一個重要類別,是以教育領域重大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非營利性研究咨詢機構,它以教育專家為主、跨學科專家為輔組成,為各級各類教育決策者在處理教育方面問題時提供專業的思想、理論、策略或方法等,發揮著積極作用。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智庫是1905年成立的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
“治理(governance)”一詞由世界銀行于1989年首先使用,這一概念引入教育領域之后,使教育宏觀管理呈現嶄新面貌。教育治理這種新興范式立足于解決傳統治理模式的弊病與不足,其主旨在于多主體共同平等參與對教育事務的管理,各類教育利益訴求將得到充分表達,各類意見、主張及爭議都能得到充分展示、理解與包容。
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型智庫,是以教育領域重大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非營利性研究咨詢機構。目前,教育智庫在我國教育政策建言方面發揮著突出的資政作用,貢獻了客觀的公共政策研究成果,促進了教育政策制定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在交流合作方面,發揮其智庫人才優勢和專業特長,增進與國外教育同仁的交流,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合作渠道;在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中發揮著教育督導、評估的作用,維護了教育評估公正秩序……教育智庫是提升我國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支撐。
教育智庫應把握好自己的定位與追求
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應以服務國家教育決策為中心,以研究重大教育問題為主題,促進教育事業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應體現“全、中、專、實”的戰略定位與追求。
全球視野。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須從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中,從國際教育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把握中國教育的戰略定位,提出中國教育的應對策略。還應依托高水平教育研究,積極參與國際性教育議題的設置、研究和交流合作,推薦知名智庫專家到有關國際組織任職,廣泛傳播中國的教育實踐經驗和政策主張,增強在國際教育媒體和國際組織平臺的話語權,把中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張有效傳播出去。
中國立場。在智庫發展相對成熟的西方國家,其智庫在運行運作方式、功能作用發揮方式等方面都已積累了較成熟有效的經驗。但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應具有中國立場,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要負有國家使命,體現國家利益,創造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政策概念或關鍵詞,爭取中國的話語權,在國際學術界、教育界占據應有之地。
專業能力。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基本標準中,中央兩辦《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有“特色鮮明、長期關注的決策咨詢研究領域及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響的專業代表性人物和專職研究人員”等,因此,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應體現專業化,走向精細化,而不是做誰都能做的事。要在一些重點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所做研究應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
實踐導向。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不僅要努力拿出戰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和客觀性的研究成果,還要千方百計地讓智庫的“謀劃”轉化為黨和政府的決策,讓智庫的“方案”轉化為實際行動,讓智庫的“言論”轉化為社會共識。
加快推進新型教育智庫轉型
一是研究人員的轉型。由重學歷向重閱歷和學歷轉變。我國智庫專家與發達國家智庫學者的最大差距是閱歷不足,《意見》明確提出解決這方面問題的措施,比如“推動黨政機關與智庫之間人才有序流動,推薦智庫專家到黨政部門掛職任職”“推薦知名智庫專家到有關國際組織任職”等。
二是研究內容的轉型。要由注重學術理論問題研究為主,向聚焦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轉變。重點要圍繞教育政策研究的學術前沿,自主開展教育政策理論研究、教育政策的歷史與沿革研究以及重大議題的前瞻性與儲備性研究;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教育政策急需,開展教育政策熱點和難點問題研究,重大教育政策專題研究以及各種中長期或應急性的重大課題研究和案例總結研究;圍繞重大政策的實施效果,開展重大政策的比較研究,政策實施過程跟蹤評價、政策調適、風險預估與防范等研究。
三是研究技術的轉型。由傳統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向依靠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等新技術轉變。世界著名智庫都有重視數據分析的傳統,比如,蘭德公司的許多專家是數學家和統計學家;美國東西方研究所為了研究網絡空間政策,專門從從事網絡研究的貝爾實驗室挖來一位技術專家進行政策研究。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應推進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工具和技術手段創新,搭建互聯互通的信息共享平臺,為決策咨詢提供學理支撐和方法論支持。
四是成果應用的轉型。要由過去的注重學術理論成果發表,向重視成果轉化、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轉變。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應以問題為導向,重視成果轉化,并積極通過產學研一體化促進教育科學事業的發展。
五是科研組織形式的轉型。中國特色新型教育智庫承擔多重使命,要求科研組織形式實現由單學科、個體化的科研組織形式向跨學科、組織化的協同創新模式轉變。正如中央黨校校委委員、科研部主任梁言順所指出的,“智庫,勝在智,強在庫。這個智,不單單是錦囊妙計,而是智慧謀略;這個庫,超越了‘幕僚’‘師爺’層面,體現為系統的組織性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