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義上的華爾街(Wall Street),并非紐約下城(downtown)那條全長不過0.48公里的墻街歷史上這里真的有一堵墻,街道也因此得名。相反,曼哈頓中城(midtown)中央車站附近那些林立的高樓更能代表紐約的金融業,它們就如同香港的中環。 自從3年前來到這個城市,曾任摩根大通(J. P. Morgan)分析師的Henry Jiang就從未離開這片街區。他熟悉這里的大多數餐廳、酒吧,樓與樓之間如何穿梭更快,甚至知道到哪間星巴克買咖啡等待時間會更短。
從一無所知的學生到業務熟練的勤雜工
Jiang算得上杜克大學里的高材生。上大學時,他學的是經濟學和公共政策研究。最初,他對自己的規劃是成為一名律師,但后來覺得律師終究還是乙方,不得自主,為何不直接成為甲方,進投資銀行和金融機構?經過一系列申請和面試,他幸運地獲得了摩根大通的暑期實習機會。
那時整個華爾街從金融危機中漸漸喘息過來,一些工作機會開始重新浮出水面。2011年暑假,他從杜克大學所在的北卡羅來納州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 接下來經歷的,就是所有華爾街投資銀行都有的為期十周的培訓和實習。十周過后,他將從一無所知的學生,變成一個業務熟練的初級員工。
最初3周,Jiang在3個不同崗位進行了輪崗。在熟悉一些基本概念之后,他開始學習Series79華爾街投行大都要求職員通過這項由美國金融業管理局頒發的從業資格測試;以及Series63一項關于未來交易員的更專業的測試。每項測試通過后,Jiang都會興奮不已,把它寫到自己的Facebook上。
對華爾街初體驗之后,他最終拿到了錄用通知。10個月后,他得以重新回到了這座城市。準確地說,他又回到了曼哈頓中城。通常情況下,他每周工作80到100個小時這意味著工作日的時候每天工作16個小時,周末則可能每天有10個小時要加班。這并不意味著,他全天候都在工作,比如可能一天無所事事,甚至只能靠自拍來打發時間,但等到高一級的職員下午六七點下班回家了,他可能丟給你一堆工作,你要全部完成才能回家。
工作是新的宗教,工作倫理是新的道德
作為畢業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初級分析師,主要的工作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一些財務數據。如果遇到幾個上司同時分配工作,Jiang就不得不做到夜里兩三點。那種感覺,就像是電腦在不同程序之間切換。
有時候并不是時間本身讓人抓狂,而是你不能去控制這些時間,感覺生活不屬于自己,Jiang說,在那些前email和前智能手機時代,下班之后老板就很難找到你,但現在有了黑莓,可以隨時聯絡到你,工作就成了全天候的。 即便沒有黑莓,一些銀行現在也會讓員工在iPhone上安裝一個叫作Good的應用程序,這些雇員如此就不需要同時帶兩部手機,但也意味著工作和生活更加分不開了。
在忙碌的午餐高峰,Jiang都會在45街和46街的餐廳里迅速做個決定,但更多的時候,就是在電腦前面解決。通常到了下午3點左右,他會給自己再選一杯提神的飲品。
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人就會變得很胖,你不可能總吃沙拉這些健康食物,吃高熱量食物,才可以對抗高強度工作。Jiang說,外賣通常也很油膩,至于鍛煉,根本不可能有時間。 下午7點之后,員工可以在公司獲得一頓免費晚餐大家一般傾向于在6點40分左右點餐,7點時正好送到,到了這個時候,整個公司一層大堂里都是帶著自行車頭盔的送餐的人。免費晚餐意味著人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這里工作,這里還提供洗衣、照顧孩子等各類服務,精神不振的下午,會有各種免費的咖啡因和餐食,大多數投資銀行的大樓內都有公司的健身房。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這種尊重過度工作的文化中,人們將加班內化為正常現象。工作就像是一種新的宗教,工作倫理則像一種新的道德。每天工作15個小時不僅表明你的盡職,同時在加深這種盡職。隨著時間推移,長時間工作的狀態會不斷證明這份工作值得如此。無日無夜待在辦公室,則成了加入這個華爾街俱樂部的守則,以及整套系統運轉的必要法則。
對Jiang來講,最長的工作記錄是一周超過130個小時。整整一周,難分日夜,他基本每天早晨8點進到辦公室,凌晨6點離開,回家沖個澡,再回到這幢大樓內。這種事情發生,往往是因為需要為一項購買決策提供可行性報告。簡單來說,如果一個銀行需要說服自己的客戶購買一間公司,自然需要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持,很多數據來自FactSet、Bloomberg、SPCapital IQ等一些訂閱服務,所有這些最終要呈現為一個pitch book。這個時間通常需要在30到60天之內。它意味著,提交報告前,工作時間可能無限加長。分析師之上的Associate、副總裁、董事總經理都可以隨時對pitch book提出意見,比如董事總經理可能在凌晨3點的時候寫郵件來,希望75頁上的圖是柱狀圖而不是餅狀圖。
有一天我從公司回家,一上出租車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公司,中間發生了什么,我完全不記得。Jiang感覺,這種生活很難真正停下來,每個人都擔心會失去工作。
努力是華爾街數十年來不成文的準則
整個華爾街奉行的是一種典型的升職或離開(Up or out)的文化和組織結構。金融危機之后,因為成本考慮,大銀行中往往更高職位的人被率先辭退。同時出于安全考慮,大部分金融機構都封掉了Facebook、Twitter和Gmail,如果不用個人手機,員工就無法與外界聯絡。他和女朋友畢業后就住在一起,否則根本不可能有時間見面。 每到周五傍晚,中央車站旁著名的Beer Bar就會異常歡騰喧鬧,數百人擠在那里,路過時會感覺像是一大群工蜂集體勞作發出巨大的嗡嗡之聲,雖然很多人喝掉這杯之后,還要趕回辦公室工作。因為來的人太多,入口過道常常濕滑,經過時要非常小心。
Jiang則會在周末抽出一個晚上,和朋友喝酒到凌晨四五點,徹底清空自己。像他這樣的年輕分析師,實習時有的人剛剛達到法定飲酒年齡21歲。大家的狀態都差不多,所以很能相互理解。這些清空的項目還包括吸水煙,以及喝百威的淡啤酒。如果第二天有人說自己食物中毒無法來工作,那基本相當于是宿醉的暗號。
1980年代以來,人們就一直這樣努力工作,這一點基本沒有改變。Jiang說。在他看來,努力是存在于華爾街數十年來不成文的準則。Jiang是個非常容易溝通的人,他長著一張非常有親和力的娃娃臉,但在談及工作的時候,他也會流露出非常專業和強硬的一面。和20年前的華爾街相比,像Jiang這樣的年輕人的確承受著更大的壓力。1992年,畢業生每周平均工作58個小時,而2012年畢業的學生則為72個小時。就生活規劃來說,上一代人有78%打算要小孩,現在這個數字只有42%。
健康,高風險游戲的賭注
這是個結果至上的環境。只要將手頭的事情完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這其中充滿矛盾,它只會傾向于讓你做多而非做少。 日子久了,Jiang也漸漸摸索到一些技巧,如此,才能克服長時間工作帶來的身體和精神消耗。比如,一些工作可以外包給印度人完成,這也是近幾年間投行業興起的趨勢,而且越來越流行。他通常會選擇在上午給上司提交報告,讓他有更充分的時間查看,否則如果下午提交傍晚才得到回復,就要額外加班。
你需要把事情推回去,另一個在花旗工作的女孩告訴《第一財經周刊》。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多做一點事情,可以多學東西,并不計較得失。但在銀行里你不能如此,你必須知道哪些是你能做到的,哪些需要推給別人。 毫無疑問,進入這幢建筑的每個人壓力都很大。辦公室里,大家無論穿衣還是行事,也有些微妙的法則。女性通常都會穿黑色套裝,如果穿紅色,那一般是職位很高的人,雖然這個群體里的女性并不多。當然她們在茶水間的那些談話會遠離工作,而是大多關于明星八卦、哪里的發型師更好以及最新的時尚趨勢。 根據《紐約》雜志商業記者Kevin Roose在Young Money一書中的描述,為了能夠專注而且長時間地工作,摩根大通收購和并購部門的一些分析師會服用一些藥品,比如安非他命(Adderall)和莫達芬尼(Modafinil)。后者在華爾街正變得越來越流行,莫達芬尼并不會使多巴胺增加,所以一些科學家認為使用它不會形成依賴盡管在這一點上也存在分歧。
紐約漫長的冬日里,這些年輕的分析師比一般人要更長時間待在封閉的空間內,可能很久見不到日光。體檢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被診斷為維生素D缺乏。這和Jiang曾經生活的環境顯然不同。他在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的吉爾伯特長大,那里陽光充沛。他的父母依然生活在那里。
對健康的犧牲,就像是這場高風險游戲必然付出的賭注,而這無異是一場煉獄。無論如何,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投行的經歷,對那些向往商務艙、牛排大餐、夜間城鄉間車接車送的年輕人,就像是召喚他們的燈塔 當你進入重要崗位(Front Office)的時候,你考慮的可能是如何掙到更多的錢,而非失去什么。Roose說。這并不是秘密。靠長時間的工作來獲取高薪,這是吸引他們來華爾街的重要原因。
第一年過去了,Jiang拿到的薪水大概是7萬美元加相同數量的分紅。但在進入摩根大通工作6個月之后,Jiang已經開始去面試一些新的機會。在投資銀行中,這樣的面試會在春天特別活躍每年1月和2月都是獎金決定和發放的時間。
所以往往到了每年3月的第一周或第二周,投行內就會出現很多預約牙科醫生或是家里有急事的說法,一些一年級分析師借此去面試新的工作。如果能夠進入私募基金或對沖基金,對他們往往預示著美好的職業前景,比在投行的收入高很多,年薪達到20萬美元很常見。
Jiang也順利拿到了一間不錯的私募基金的offer,頭銜升至associate,這意味著很多的出差和責任,但有著更好的待遇,每天的工作時間也無需那么長。Jiang說自己喜歡下廚,這樣一來,周末的時間他終于有可能用Slow Cooker為女友試驗一下新菜。
結束了兩年華爾街分析師生涯的時候,Jiang感慨,雖然收獲了很多的經驗和朋友,但這真是漫長的兩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