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我非常期待在泰國成為一位漢語教師。”在華東師范大學校園內,來自河北大學的尹冠儒將開始為期約3個月的培訓。作為新入選的中國國家漢辦漢語教師志愿者儲備人員,尹冠儒已經直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碩士,在大學期間經常接觸各國留學生,“我還有一定的京劇和書法基礎,將致力于傳播中華語言文化。”他說。
和尹冠儒一起,1600余名中國國家漢辦2011年首批赴海外漢語教師志愿者儲備人員將在5個基地開始接受培訓,經過考核后,前往泰國、菲律賓、尼泊爾、印度尼西亞、蒙古、柬埔寨等國家志愿從教。
10日,由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承辦的赴泰國、菲律賓、尼泊爾、印尼的漢語教師志愿者儲備人員培訓舉行開班典禮,310余名學員來自廣東、重慶、河北、濟南等地,主要是應屆本科大學生和在校研究生。
“我對未來在印尼的工作充滿了憧憬,當一名教師傳播漢語文化是我的理想。”來自重慶的研究生孫海霞說。來自河北師大對外漢語專業的韓穎佳告訴記者:“我一定好好學、認真教,相信在異國當漢語教師的經歷將是我人生寶貴的財富,也希望在當地結交新朋友、好朋友。”
近年來,隨著全球漢語熱的升溫,以孔子學院為龍頭的國際漢語教學活動蓬勃開展。中國國家漢辦志愿者中心副主任郭驕陽介紹說:從2004年以來,中國國家漢辦已經向89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了1萬多名漢語教師志愿者,先后為2000多所學校的200多萬名學生教授漢語。
“漢語教師志愿者們吃苦耐勞的工作、青春靚麗的形象,靈活多樣的教學得到了各國的廣泛稱贊。”郭驕陽說:希望通過培訓,讓漢語教師志愿者儲備人員充分了解工作職責,增強激情和責任感,掌握比較實用的漢語教學技能,更增強跨文化交流能力、外語聽說能力等。中方將根據外方最終的崗位需求,結合培訓考核成績等確定最終的派出人選。
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莊輝明告訴記者:基地已經為學員們配置了優秀師資,培訓內容包括課堂組織與專題教學課程等,并將教授學員們派往國家的語言、文化、國情等。
來自泰國、菲律賓、尼泊爾等領館的代表紛紛表示:漢語是人與人文化溝通的紐帶、經貿往來的橋梁,志愿者們將不僅傳授語言知識,更將促進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
“中國向世界打開了大門,世界也越來越渴望了解中國,泰國孩子對學習中文有濃厚的興趣,我們熱情歡迎志愿者,也愿意和他們分享泰國的文化、歷史和故事。”泰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哈他雅·丘氏君說,“我和我的同事們將一起參與到志愿者儲備人員的培訓中,開設講座給學員們講授有關的文化和禮儀,確保他們在泰國生活愉快。”(記者 仇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