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是根據工作任務,對資源進行分配,同時控制、激勵和協調群體活動過程,使之相互配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是打開工作局面、培養良好人際關系、實現工作目標和取得優異成績的基本功。近年來,考官對于考場上千篇一律的“事前-事中-事后”流水賬式答法有些厭倦,那么什么樣的答案會奪得考官的青睞呢?
【例題】我市消防隊要組織一次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活動,為確保此次宣傳活動的針對性,領導讓你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你將如何開展?
【參考解析】此題表面是宣傳題目,實則考查的是對調研能力的掌握,傳統意義上考生會按照事前成立調研小組、事中開展調研、事后調研報告進行答題,而現在,重點分析的答題方式更加迎合考官口味,所謂重點答題即是向考官表達對于完成這項任務的關鍵要素。對于調研的重點要素即主體、對象、方法、內容、結果。
對于本題,目的表態中可以談題目中給出的直接目的,也可以談完成該任務的原則,如: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本著作深、作細、作實的原則;為了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等;而在重點要素分析中,尤其是對于內容要進行詳細的下切,這才是高分的關鍵。
【答案要點】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為充分了解我市主要消防隱患,為后期宣傳活動的開展提供方向。為了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我會著重從對象的針對性、內容的全面性、方式的多樣性開展該工作。
首先,對象的針對性:
①消防隊主管部門
②企業:重點抽查大型商場、娛樂場所、賓館、寫字樓、以及生產車間等
③學校:學生、保衛處安全負責人
④社區:重點是空巢老人、群租人員、物業公司
⑤周邊農村郊區:村民、村干部
其次,內容的全面性:主要圍繞消防安全意識層面、消防知識技能層面、消防隱患問題,三個方面具體展開。具體如下:
①消防隊:我市近年來火災次數、火災種類、失火原因、損失情況以及是否開展消防設施的排查活動、宣傳活動等;
②學校-學生:是否掌握逃生技巧、是否熟悉消防器械使用及安全通道、是否了解火災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是否有引起安全隱患的行為如臥床吸煙、使用大功率用電器、亂搭電路等;
學校-保衛處負責人:是否開展定期教育和演習活動、是否定期檢查維修更換消防器械、是否張貼消防標識等;
③企業:是否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是否符合國家消防安全標準檢驗規定;是否按照規定定期年檢,是否設立相關安全部門,員工是否了解消防知識等;
④社區:是否出現線路老化問題;消防通道是否堆砌雜物;是否不及時關閉家用電器,如:燃氣灶、電褥子等;是否缺乏掌握自救措施的能力;社區是否組織過宣傳活動等;
⑤農村:是否出現不文明祭祀行為;是否出現秸稈大面積焚燒現象;是否懂得防火自救等。
再次,方式的多樣性:以問卷(問題設置避免誘導性并保證問卷的回收率)、訪談、實地觀察等。
最后,以調研報告上報領導。報告內容要結合題目話題避免流于形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