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學生去哪兒了?
炎炎夏日,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們選擇什么樣的方式過暑假?他們都去哪兒了呢?帶著這個疑問,走進上海高校一探究竟。
考研族:看書充電
8月初,華師大閔行校區里的蟬鳴伴著校園小路上三三兩兩的人群,絲毫不顯冷清。
雖是暑假,學校幾個食堂都照常營業,負責留校學生的伙食后勤。宿管阿姨告訴,暑期留校的學生都作了登記,光是研究生九號宿舍樓留校的就有近200人。
在圖書館二樓的自習室,見到了環境科學專業大三的小郭。打算報考復旦大學金融學研究生的她,之前每年暑假都回老家河南,今年選擇了留校復習。
“假期前就跟父母溝通好了,雖然他們很擔心也很想我,但覺得好前途更重要。”小郭的父母反復叮囑她注意在學校的安全。“決定跨考多虧了好朋友給我鼓勵。但是想要真正實現這個目標,還是需要自己踏實付出努力。”
小郭每天九點準時到圖書館,晚上八點圖書館閉館會接著到教學樓看書到十點。書桌上的各種復習資料堆得齊頭高,四本專業課的書摞起來也有十幾厘米,不少頁都被寫上了筆記。“專業課都大略看過一遍,但重點還需要仔細梳理。”小郭胳膊肘壓住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滿是筆跡。談起這個不一樣的暑假,小郭覺得雖然少了幾分清涼,多了幾分艱苦,但為了前程努力也過得格外踏實。
旅行族:開闊視野
這個暑假華師大哲學系研二的劉瑞華,每天都活躍在微信朋友圈里。
“劃船曬傷了脖子和腿。”“滑翔真的超級棒!”她上傳了自己在尼泊爾游玩的照片,每天都會收到好多條點贊和評論。她剛結束在西藏一年的援藏工作,和朋友相約同去尼泊爾。兩人從拉薩過樟木口岸,坐16個小時火車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再到尼泊爾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博卡拉。“游客們基本都住在費瓦湖旁邊,這一帶很有異域風情,并且消費不高。”
之前的暑假除了學習也嘗試過實習和兼職,自我評價是一個愛嘗試新鮮事物的人,這次選擇出國旅行當個背包客,劉瑞華覺得既開闊視野,也是對自己的挑戰。“來尼泊爾最想感受的就是這里的風土人情。在學校什么都不用操心,在這里自己路線、食宿都是我自己安排,發現自己也挺能干的。”照片里的她,圍著一抹深藍色的沙麗,笑的一臉燦爛。
對研究生秦先普來說,這個暑假最值得回味的就是凌晨三點起床在黃山看日出。
平時除了忙于學業,他還兼顧在廣告公司實習的任務。暑期難得放松,興致高昂的他和高中時的小伙伴立刻背起行囊奔向心儀已久的黃山。
“18號晚上從上海出發,一路輾轉倒車,19號下午到了黃山腳下的慈光閣,就為了第二天一早三點多起床看日出。”因為是自助游,兩人從選景點到制定路線,再到訂房間等等瑣碎的事情都是自己安排,對兩個心思不太細密的大男生而言是不小的考驗。“兩個人在路線上也發生過爭執,但最終解決了,出門旅行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很重要。”
實習族:積累經驗
查房,坐門診,核對病例,遞剪刀和鉗子,拿紗布,縫合,之前有過幾次實習經歷的杜洋對這些并不陌生。九月份打算繼續去貴州遵義醫學院讀研的他,這個暑假每天都在重復這些工作。他的理想是當一名泌尿外科醫生,而這段寶貴的實習經歷正是他今后事業的開始。
每天早上七點四十五,他換好衣服開始和醫生一起查房,對照病例詳細詢問。結束這些例行工作之后,科室一天會安排兩三臺手術,他作為主刀醫生的助手參與。
“泌尿外科的手術時間不算長,但上周的一場手術我在主刀醫生背后站了足足十一個小時,手術結束大家都攤在地上。”杜洋忍不住感慨醫生職業的辛苦。
學生放暑假,醫院正趕上一個高峰,這對醫生來說又是一大考驗。午飯時間本來就很倉促,碰到患者排隊更常常顧不上吃。被問起這個暑假最大的感觸,杜洋撩起袖子,半開玩笑地給看他的胳膊,“以前太瘦了,在手術臺上幫病人翻身都困難,估計實習結束能結實不少。”杜洋知道對醫生而言,書本知識重要,實操能力和經驗更重要。等過完這個充實的暑假,他也離自己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支教族:培養責任
華師大哲學系研二的蔣軍志剛剛結束了為期一周的華師大“彩云支南”社會實踐隊云南支教活動。路途辛苦和不適應,讓本就偏瘦的他從云南回來瘦到了105斤,黑了不少。
6月29日,華師大孟憲承書院一行九人的志愿者隊伍到達云南,支教的地點在地處偏遠的星光完小,志愿者們共教授九門課程,蔣軍志負責語文。星光完小地處偏遠,還在山上,蔣軍志每天都要爬山去上課。
“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們的乒乓球拍,裂開了再用膠帶捆在一起的,學校也沒有像樣的操場。”說到學生,蔣軍志頓時來了精神,直夸當地的孩子們懂禮貌,但讓人揪心的是他們簡陋的衣服和缺乏營養的伙食。
“暑假有整段的時間多出去看看,去觀察了解和自己生活在不一樣圈子的人。培養責任感,也學會感恩。”這樣的暑假才能有和在學校不一樣的收獲。蔣軍志明白去給他們上幾堂課的改變很有限,通過這次的暑期支教,了解了這些孩子的生活狀況,回上海之后蔣軍志開始關注身邊的扶持貧困山區教育的活動,還總惦記能不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