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高考錄取首次推出綜合評價舉措
7月5日,為期兩天的上海交通大學工科試驗班類招生面試拉開帷幕,百名上海考生將通過面試進行綜合素質的測試。在面試現場采訪時了解到,今年,上海交大在工科試驗班類招生工作中首次推出基于統一高考、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學生綜合素質測試成績的綜合評價錄取舉措。
改革的出發點是什么?
為深入推進高考改革,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經驗,加強創新人才培養,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提高質量,經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批準,上海交大2014年在上海、山西、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等全國13個省(市)實施基于試點學院改革的工科試驗班類招生工作。
了解到,本次上海交大在滬投入相當計劃數用于此項招生制度改革,就是為了貫徹黨的十八大教育改革精神,接軌世界一流大學錄取模式,打破“唯分數論”,不再用傳統的單一“分數線”作為考生是否錄取的標準,將“分數線”變為“分數段”,探索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新模式,進一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上海交大招辦常務副主任鄭益慧對說,改革的方式方法只是一種錄取選拔的手段,歸根結底,做出改革嘗試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招收到符合上海交通大學人才培養理念,適合于學校自身發展特點的學生。
高考+面試+學測=綜合評價
本次上海交大的高考錄取改革首推綜合評價,考生的高考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和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都被納入評價體系。其中,高考成績占60%,綜合素質測試成績占30%,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占10%
鄭益慧表示,學業水平測試體現了考生高中時期的學習情況,是全面評價考生各學科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的重要參考。上海交大率先在高考錄取中使用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將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信息技術等十門科目的總成績計入綜合評價體系。同時,上海交大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結合本校特色及培養要求,將繼續探索在招生改革中科學、合理地使用學業水平測試成績。
據了解,參加錄取改革的考生自愿提出申請并進行志愿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高考投檔成績,按照招生計劃人數的2倍確定參加綜合素質測試的考生人選。
在綜合素質測試中,每位考生都需要和3位面試專家進行1對1的交流,每次交流時間約為10分鐘。上海交大組建了來自各學院、擁有豐富教書育人經驗的百人專家評審團,每次面試由校監察處隨機抽簽產生專家。所有專家和考生在現場進行雙盲抽簽,考生的面試順序也在現場抽簽產生。
鄭益慧說,上海交大旨在選拔具有創新和發展潛質的優秀考生,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學習與認知的能力、邏輯分析和創新潛力、理想抱負與社會責任感等。
據悉,綜合素質測試后,學校將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和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進行綜合評價,擇優在提前批次進行錄取。
嚴格執行“陽光招生”
鄭益慧表示,經過多年自主招生探索和實踐,上海交大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科學公正的評價體系。在此次招生過程中學校設定了嚴格的監督程序,保證整個綜合素質測試過程公平公正。學校招生監察小組全程監督綜合素質測試過程,確保面試公正;綜合素質測試專家由監察處抽簽隨機分配到各省市,且各省市綜合素質測試專家均是由多學科多領域的資深專家組成,確保綜合素質測試科學公正。
據了解,在綜合素質測試中,考生和專家在現場進行雙盲抽簽。同時,學校在招生全過程中做到信息公開、程序透明、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