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高考改革中,“語文”成了改革重點。根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從2016年起,北京高考語文由150分增加至180分,由此可以看出語文“權重”在明顯增加,而作為語文考試中分值最大的“作文”,自然受到老師、家長與學生的重視。
本報今日起推出《今天我們如何寫作文·大家談》系列報道,約請權威專家共同探討“今天如何寫作文”,并探尋突破之道。同時,我們也歡迎廣大讀者踴躍參與這一話題。
近日,一場以“喚醒語文的耳朵”“破門越界——打開語文新空間”為主題的高峰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與會專家針對“新媒體時代的青春寫作”“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今天如何寫作文”等熱點問題發表了各自觀點。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認為,培養語文素養和“拿高分”并不沖突。學生有他們自己的“語文生活”和“語文圈子”,這個圈子通常由“課外書”“網絡”等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組成,但往往這些才是讓語文能力成長、滋生創意的重要土壤。會后,記者就語文寫作問題采訪了溫教授。
作文教學如何擺脫重重“套路”
記者:當下的中學作文教學中,往往教學生模擬抄寫,用記套路、背范文的方法來對付高考。請問對此現象,您是怎么看的?
溫儒敏:毫不夸張地講,現在很多學校的高中作文教學是“全線崩潰”,語文課特別是寫作課的學習幾乎完全指向高考。盡管這些年的高考語文試卷體制也有許多改進,越來越重視考試能力,但畢竟是考試,競爭激烈,在一線教學中,往往考什么就學什么,教學內容淪為應試技巧,誰背得多、套路運用得熟,就容易得高分。教師功利地教,學生就只能功利地學。我特別要指出,這跟高考作文評分的“趨中率”畸高也大有關系。作文評分一般分4等,據某省高考語文閱卷的調查,近四五年來,二等作文普遍占75%~80%,一等只占8%~10%,滿分作文鳳毛麟角。其他省區市情況也大致如此。這就給一線教學以錯誤的信號:語文特別是作文的學習,再用功也很難考高分,不怎么學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這種畸形的考分等級分布,在其他學科很少見,對考生也很不公平,對中學語文教學更是造成了非常消極的影響。有些中學干脆讓“不拿分”的語文給其他學科“讓路”,語文學科正在日趨邊緣化。為什么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質量總是難以提高?這恐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記者:據了解現在的中學語文教學越來越不重視文學和審美的教育,作文課也幾乎全是寫議論文,很少寫記敘文、抒情文。為什么會有這種偏向?
溫儒敏:你說的情況是存在的。我曾在一個會上發言說,語文考綱調整,將有積極的導向性,發揮高考“指揮棒”正面的“指揮”作用,有針對性地解決語文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這其中就包括教學中輕視文學審美教育的偏頗。比如,以往試卷現代文閱讀部分有“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兩個模塊,要求考生二選一。由于“文學類文本”閱讀能力更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累,很難“速成”,因此,歷年高考選“文學類文本”的考生很少,許多學校也都不重視“文學類文本”的教學,甚至基本放棄這方面的學習。而從人才培養的語文綜合素質要求看,不光要有語言運用能力,以及與此相關的對信息篩選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有審美鑒賞的能力。無論從考試的角度還是從學生整體素質培養的角度,都必須重視文學和審美教育。
作文寫出“創意”有多難
記者:就青少年寫作的內容和形式來看,您覺得最缺少的是什么?還有,您怎么看待“創意寫作”?
溫儒敏:因為作文教學不到位,學生普遍的寫作水平下降。顯著的表現就是“套式化”和“文藝腔”,缺乏創意。前不久我參加了2017第四屆“北大培文杯”創意寫作大賽的啟動儀式及高峰論壇,看到了曹文軒主編的優秀作品集《傾聽未來的聲音》第3季,發現這里有很多極具創意的作品。許多青少年并非不會寫、沒創意,而是我們的語文教學限制和妨礙了他們的創意,而且他們也缺少放飛自己的創意和靈感的機會。現在有了“北大培文杯”這個創意寫作比賽,起碼可以提供一個平臺,另外也可以刺激和活化那種僵硬的寫作教學。創意寫作只是寫作的一種形式,不可能完全取代作文教學,高考作文會受到考試的限制,和平時的寫作還是有些區別的,但創意寫作的一些理念可以滲透到當下的作文教學中去,讓學生放開來寫,擺脫“套式作文”的束縛,告別空洞無物的“文藝腔”,寫出富于青春氣息的真情實感的文章。我希望創意寫作大賽能真正打開“語文新空間”,喚醒青少年寫作的興趣與創意,喚醒語文的耳朵。
記者:您認為學生作文要寫出創意,老師們應該如何指導?
溫儒敏:“讀書養性,寫作練腦”,寫作訓練背后其實是思維訓練,寫作能力好,必定要腦筋清楚,思維活躍。那么想讓作文有創意,除了解開束縛,關鍵還要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我最近寫了篇論文,提到培養讀書的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其實也是作文教學的“牛鼻子”。一定要引導學生多多讀書,適當練寫,把讀和寫結合起來。現在的學生讀書太少,語文課無論怎么折騰也都是難以奏效的。更令人擔憂的是,如今讀書風氣冷淡,很多語文老師也不怎么讀書了。再加上網絡多媒體很方便,備課無非是東拼西湊,那就更不用讀書了。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所以我建議語文教學不要濫用多媒體,語文老師還是要靜下心來多讀書,當“讀書種子”。沒有這一條,語文課作文課的水平提升就只是空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