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廣西某高校大學生王某在一個名為“大學生貸款”的QQ群中,拿自己的裸照和視頻做抵押,向該群群主貸款5000元,月利息為27%。她本以為一個月就可以還上,后來發現利息太高無力償還。由于“裸條”借貸,不能按時還貸,意味著她不僅要承擔高額利息,抵押的裸照等資料也隨時可能被公布在網上。隨著越來越多的“裸條”事件被曝光,王某也惶惶不可終日。
11月30日,一個約10G大小的“女大學生裸條”照片和視頻壓縮包在網上瘋傳,和王某相似的是,這些女性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錢時,也被借貸方要求留下裸照和視頻作“抵押”,網上流傳的正是那些所謂欠款逾期未還女生的信息。一時間,輿論場爆發激烈討論。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分析發現,在前期的輿論場,認為事件中的女生不值得同情的比例,高達三成多。
在以往類似的事件中,受害者大都會在較大程度上受到輿論的保護,而遭受輿論譴責的更多是泄露這些視頻和照片的背后“兇手”。但在該事件中,我們在前期看到的是嘲諷打趣的聲音多,同情理解的聲音少。從網民的評論中,就可找到原因——“這些女生咎由自取”。
那么,“裸條”事件僅是一句“活該”就完了?從媒體近幾日接連不斷的報道來看,并非如此。
據新聞報道顯示,有些借條逾期一天按照本金的20%收取費用,逾期超過3天按本金的30%收取,超過7天直接交給催收人員。而保障網絡借貸能按時收回的最大保護傘便是抵押借款人的裸露照片及裸露視頻。甚至在該事件中已有6人被標記為“肉償”——在放貸人的安排下,到期未還清款的借款人與陌生男性發生性關系——這顯然已涉嫌觸犯刑法。
隨著事件關注度的不斷攀升,網絡輿論聲也開始悄然發生著變化。12月5日,在有關該事件的新聞報道中,除女生們的年齡外,其籍貫、學校等信息也被曝光,引發不少網友的反感情緒,一些網友開始呼吁應保護當事人及學校的聲譽。近兩成網友表示,不應以學校類別論問題,這一事件并不只是某個圈子或群體的事件,而是“校園貸”現狀的一個縮影。
12月5日,又有媒體曝出海南學生欠校園貸6萬元,月息超5000元,放貸者通過公布其個人信息施壓,這名學生被迫休學打工一年。這一操作手法與“裸條”何其相似。網民“天生幻想狂”表示,在裸照刺激的背后,就是一個單純的放高利貸的故事,問題是,這些高利貸是怎么進校園的呢?
這些高利貸原本披著“合法”的外衣。大學生在自己尚未形成成熟消費觀以及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往往會發生超前消費。于是,號稱為大學生創業、消費、旅游等提供各類資金,在校大學生僅需提供學生證以及身份證等證件即可辦理貸款的“校園貸”冒出了頭。
有關不良校園貸而引發的話題,在今年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和引起激烈討論。3月,河南的大學生鄭某以28名同學之名網絡貸款58.95萬元用于賭球,終于不堪壓力走上絕路,結束了自己21歲的生命。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人們對校園貸的強烈關注。
不良校園貸,讓不少學生的生活變得苦不堪言,甚至某些平臺變相扭曲成為“賣淫”平臺。這些諸多的問題,已不再是單單10G照片和視頻那么簡單。層出不窮的不良校園貸事件,似乎暗示著罪惡找到了新的途徑,在校園中泛濫著。
不良校園貸輿情此起彼伏,自然驚動了主管部門。今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按照《通知》中的要求,銀監會明確表示要將“校園貸”當作整治重點來抓。而早在今年4月15日,銀監會就聯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大高校要建立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聯合銀監局等相關部門密切關注網絡借貸業務在校園內的拓展情況。9月29日,教育部再次發出《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抓緊開展針對新生的校園網貸風險防范專項教育工作。
這邊整治之聲剛落,那邊因借貸寶平臺流出的個人信息再次引爆了社會輿論場。一個校園網貸業務,已經在今年6月、8月、11月引發了三次較大規模的社會討論,整治校園貸亂象,已刻不容緩。
《金融時報》發表《凈化“校園貸”應多方聯動》,表示整治校園貸亂象,有賴于社會各個層面的聯動和協作。其中,學校共青團應發揮組織動員優勢,推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強化對在校學生的風險警示和教育引導,有利于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校園貸本質是借貸,信用卡也是。自2002年招商銀行發行了第一張面向學生的信用卡后,多家銀行都到校園“跑馬圈地”。2006年國內在校大學生持卡比例為15.1%,2007年上升到24%。2009年7月,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卡。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固定收入,無力償還的債務壓在家長身上,也增加了銀行的發卡風險。
如今,不良校園貸又開始侵蝕“學生黨”,整治校園網貸亂象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年底又將是一輪消費高峰,又會有多少學子深陷不良校園貸的陷阱呢?有網民評論,為了避免更多悲劇,出格的校園貸應該被嚴厲監管和抵制,“貸款要通過健康有序的方式,一旦違法,必須嚴格管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